三国时代还在用竹简,因为当时纸还没有普及到,所以大部分都是用竹简代替。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从百度百科上拷的:
蔡伦是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主管御用器物的尚方令。他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加工,造成了纸,于永元十七年(105年)献给和帝。他造的纸称「蔡侯纸」。但在东汉、三国时期,纸并未普遍使用,人们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和缣帛为主。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那里有丰富的造纸原料,也产生了较好的纸张,才得普遍推广。晋人盛行抄书、藏书就是得益于用纸的普及。
确实是用竹简。当时也有纸。但是质量很低下。就是一碰就要破的那种,这种技术只有江南有。因为战乱频繁,很多技术失传和得不到推广。比如江南的造纸术,还有《八门遁甲》。因此当时大部分人还是用竹简。
造纸术当时虽然已经出现,但是蔡伦造的纸属于宣纸一类,利于书画和收藏。但宣纸的特点也是很明显--易碎,不易运输。由于三国时期纸张的发展并没有完善(纸张的完全完善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所以对于当时的军事,政治为主导的社会现实来讲,应用纸张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有可能的,如果之前有还没有写字的竹简的话,那么就用吧,有资源别浪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可能在读汉代以前的书籍。我没看过你说的那一集有书简的。不知道他读得是书,还是信,或者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