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

2024-11-07 21:23: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逻辑思维性要强。因此,过于平常的教法会让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佳。而这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就成了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生理学研讨评释:“兴味是指一小我私家趋势于了解、掌握某种事物,力图到场某项运动并且带有积极感情颜色的生理偏向。人对他(或她)所感兴味的事物总是使他(或她)不知不觉地心向向往,体现出细致的偏向。兴味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孕育发生动力。”而对于刚刚参加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淘汰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单调感,是我的第一努力目标。
从事了几年的数学教学后,我本人经过新课标、教育培训、教育网络资源学习,也总结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经验,希望能与有志人士分享,也能得到你们的指点与评价。
一、用真实情景体验教学、用真实情境——实物展示、现场实践来承载数学
如在学习“物体的认识与分类”的知识时,我先用圆柱、圆形、正方体••••••的实物来讲解,让学生认识各种体和形,并学习他们的分类。然后让学生亲自去商店、市场、与妈妈买菜等活动感受所见物体的形状与分类。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强了学生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遍布生活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二、在数学教学实验中引进童话故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如在“认图形”课中,引用了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搭积木比赛》,在“加和减”课中,引用了童话故事《小熊卖鱼》,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引用了童话故事《白兔森林历险记》,在“时、分、秒”,引用了童话故事《时钟兄弟的故事》,在“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中,引用了童话故事《阿里巴巴的宝藏》。数学童话故事不仅能传承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实验中,引进数学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我有一次上课中给孩子们讲《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后,显得很激动,并且还表示,要向高斯学习,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创造发明,从而引导学生的心理由无意识向有意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由兴奋状态向理性状态的转化,促进了概念学习的有效进行。我曾用跟踪比较法对一名原来后进的学生发展进行检测,随着实验的深入,这名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独立探究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等四方面都由后进转变为先进。实验结果表明,借助数学故事,既开拓学生视野,又激发求知愿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 .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这样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提高学习兴趣,有理解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例如我在讲“6、7的加减法”时,大量时间用在了学生自己摆学具列加减法算式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列出了好多的6、7的加减法算式,并较好地理解了6、7的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如此学习不但不累,而且十分有趣,发挥了其积极主动性。在教许多思考题时,我也主要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得出答案。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活化,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扎实。
五、课上插入小韵律、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比如课前、课中插入与数学有关的小韵律操:“123、爬高山,456、翻跟头,789、拍皮球,一共十根手指头。”既锻炼了学生的手指与数字对应的灵活性,又减少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找朋友、开火车等;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六、运用小故事、趣味问题引课、讲课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听故事、回答趣味问题。比如在讲“0的加减法时"我以一只小猴子连夜赶来看小朋友,小朋友们高兴吗?来引课,小朋友们兴致很高。接着我又说小猴子走了一夜,很饿、很渴,问学生怎么办?学生自然说要给它吃东西。然后自然而然地演示小猴子吃桃子课件来进行0的加减法讲解,学生一直在帮助小猴子、跟小猴子交朋友的氛围内完成了学习,又受到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很好!还有我在教“时、分、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再出示教材中的六幅生活学习作息图编故事,顺其自然地完成了时、分的教学,又加强了学生的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
新课改以来,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实现学生“玩着乐着学数学”。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怎样用好的形式把好的内容传授给孩子,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找到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教师走进数学,把握数学的本质,挖掘其中的“营养”,将教材“童化、趣化、活化”,以回归儿童的数学课堂,在教学中“让儿童成为儿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在实际生活中乐于寻找数学、发现数学。为此目标,我会在教学的道路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