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字潮汕话:(潮州音)潮州音[têng2] ;(潮阳音)[kuêng2]
颖的基本解释:
颖[ yǐng ]
1、禾的末端,植物学上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苞片 :颖果。
2、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 :锋颖。
3、才能出众 :聪颖。
颖的笔顺:撇,竖弯钩,撇,横,竖,撇,点,横,撇,竖,横折,撇,点。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白话版《说文解字》:颖,禾苖的末稍。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顷”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禾穗多么成熟饱满。”造字本义:名词,庄稼新生的向前斜伸的嫩叶芒尖或嫩藤蔓须。
相关词汇解释:
1、鍒颖[róu yǐng]
柔顺而聪颖。
2、铓颖[máng yǐng]
刀剑等的尖端。比喻气势。
3、颖露[yǐng lù]
比喻才华显露。
4、颖振[yǐng zhèn]
穗芒挺立貌。比喻卓然秀出。
5、苕颖[tiáo yǐng]
草花和禾穗。亦泛指植物的花、穗及其茎。
“颖”字在潮汕话中跟“挺”同音。
潮州话(Tiê-chiu-uē),亦称为潮汕话,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丰顺县)及海外以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英文称为 Teochew 或Chiuchow,是“潮州”两字的音译。潮州府古时是移民城市,主要先民为中原人和福建闽南人等,时闽南语与古汉语在潮州府融合交汇,同时东南亚各国外来语在潮州府融合交汇,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系,往往一个相同的字,表现在地名、人名、字面上都有不同读法。“潮州话”一词受海内外潮汕人普遍认同,因其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词典、专著等学术性著作均以“潮州话”为准命名。潮州话具有八音(现代汉语官话方言为四音),较古老的字典有《潮语十五音》,此后又有《潮汕字典》。
ting 读四声
teng(第四声)
和英语里的十,即ten读音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