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科举考题

2025-01-19 02:15: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引自高阳<<状元娘子>>
  会试与乡试相同,第一场照例在四书中出三个题目,作三篇八股文;另作五言八韵诗一首。所不同的是会试及顺天乡试的第一场,文题及诗题,皆由皇帝所出——三月初八一早,尚未放举子入场时,便由皇帝交下密封的论语、中庸、孟子各一本,以及诗题一纸。由礼部堂官资送到贡院,先由“知贡举”的大员在贡院门口跪接。然后捧着“钦命四书题”供奉在至公堂中,传鼓通知。四总裁肃具衣冠,在内帘门口跪接。自此而始,关防特别严密,只准进,不准出。因为那三本书中,有朱笔圈出的题目,总裁请善于书法的房考官写好题目,监督工匠刻板、印刷、点清题纸数目,一张不准漏出。这样从早忙起,总要忙到午夜,方始就绪。所以发题纸总在三月初九的子、丑之间。
  洪钧看那三道四书题,论语是“畏大人之言”两句;中庸是“君子未有不如此”两句;孟子是“以予观于夫子至远矣”两句。诗题向例用七言诗一句;这次很特别,只有六个字,“千林嫩叶始藏”。
  殿试照例在四月廿一。前一天,礼部将在朝进士出身的一二品大员,开列名单,奏请圈派读卷官——通称读卷大臣。因为殿试是皇帝临轩策士,亲自主考,所以实际阅卷的大臣,只能称为读卷官。
  读卷官定制八员。十三岁的皇帝,已在学习政事,秉承两宫大后的意旨,朱笔圈出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吏部尚书单懋谦、礼部尚书全庆、署礼部右侍郎鲍源深、工部左侍郎魁龄、右侍郎潘祖荫、内阁学士王祖培,以及本科会试四总裁之一的左副都御史继格,共四满四汉八员读卷官。
  倭仁是驻防开封的蒙古旗人,上承汤斌、张伯行的余绪,是极其方正的道学先生,也是皇帝的师傅,听得传宣,即时退出皇帝读书所在的弘德殿,径赴南书房,这就等于入闱了。
  等读卷八大臣到齐,由倭仁主持,先拟策问的题目,就时政大端,归约成四个字的标题,共拟八个,用大白折子正楷写好,即时交内奏事处呈递。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已发回,八题选四,圈出来的策题是:“圣学传心、去奢崇俭、练兵讲武、弼教明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