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逃生: 1、在火灾发生后,发现有逃生之门时,应该有秩序地离开,千万不要争先恐后、互相踩踏造成挤压窒息而死亡。 2、尽量利用阳台、窗口逃生,最好找到绳索或撕开床单结成绳索,向下一层楼的阳台、窗口滑落。火势一般向上蔓延的速度远大于向下,所以逃生时应选择向下,非不得己时不要向上。 3、利用水漏管逃生。一般住宅的水漏管多设在阳台与窗户之间,铁质水漏管比较牢固,可以逃生。 4、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有条件可以用湿毛巾或棉被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虽然人可能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越是犹豫不决,火势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5、逃生时,如烟气不太浓,可以俯身走出火场;如烟太浓、站着辩别不了方向,最好是卧地爬行,因为烟气上升,贴近地面的空气层的烟是比较少的,要用湿毛巾蒙着口鼻,这样可以减少烟毒的危害,同时,要设法用水浇湿头发和衣服,因为冲过火焰时衣服和头发很容易燃烧。 6、在无法外逃的情况下,不要向床下、壁柜等易燃的地方躲藏,应设法向浴室、卫生间(冲凉房、洗手间)等既无可燃物又有水源的空间躲避。进入后尽快关闭门窗,打开火龙头,脱下身上衣服浸湿塞住门窗缝隙阻止烟雾进入,如果烟雾太浓,可用湿毛布等捂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大声呼叫,防止烟雾进入口腔;火场上人声嘈杂,能见度差,叫喊时楼下人不一定听到,可以用手电筒,抛出小东西等方法发出求救信号。 7、如被大火逐到阳台或楼顶,一时没有退路但生命暂时也不会受到严重威胁时,一定要镇静,等待救援或选择适当方法逃生。 8、在必须跳楼时,尽量抱往棉被、床垫等松软物品,注意让腿部先落地(可手拉窗台往下滑),尽量选择石棉瓦的车棚、花圃草地、水沟或枝时茂盛的树木上跳,以减缓冲击力。空手往下跳时,应用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 9、在没有其它办法逃生,面临窒息时,应努力爬到墙边双手抱头,面孔向下,鼻孔贴近地面。地面烟气较少,新鲜空气较多,能维持较长时间呼吸,也便于救援人员寻找。 10,如果人身上衣服着火,千万不能乱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就象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冷静,要先设法把衣、帽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了衣服,身上的火也就灭了。也可以立即躺在地上打滚,用身体把火苗压熄。倘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毡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就能使火熄灭。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内装的药剂会引起烧伤者的伤口产生感染。 实际上,在火灾中逃生,最重要的就是冷静,保持头脑清醒,然后需要见机而行事。二.发生地震时,如何逃生? 如果收到了临震预报或见到了临震征兆,来得及躲避、撤离时应尽量逃避。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并无明显迹象或未作预报,从而使人们突然感到地震发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侵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纵波和横被。两种地震波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纵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公里,最先到达地面。在震中区,纵波使人感到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人们发出了地震的信号。横波的运动速度比较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公里,是继纵波后到地面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从而造成建筑物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震波。因此家庭和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纵波到达地面后数秒钟之内的事。当纵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到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彼坏之前的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躲还是逃,往往一念之差就决定了生死。所以头脑一定要冷静(能否冷静,往往决定于有无地震知识),采取正确的对策作出决断。无论是撤离还是躲,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媒气,以免发生其它灾害。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吉林商场大火智者得以逃生
2月15日11时25分许,吉林市解放路与长春路交*路口的中百商厦突发大火,由于火势蔓延迅速,商厦内部分群众未能及时逃出,有53人被大火吞噬,71人受伤,120余名群众被解救。据了解,幸存者多具逃生智慧,下面是当时发生的两个逃生故事。
机智丈夫先救妻子又救4人
2月15日,李先生带着老婆在中百商厦三楼的浴池洗澡。突然商厦发生大火,浴池里顿时乱成一团。
李先生在慌乱中找到妻子后,发现正常的通道已无法通行,火势却越来越猛。李先生灵机一动,打碎更衣室的玻璃,把四五条床单系在一起,然后把床单系在窗框上。结果,先后有6个人顺着这条“绳子”爬下楼,逃离火海。
老大爷爬着寻找可以呼吸的地方
在这次大火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跳楼或被烟熏窒息、中毒而死。但是78岁的老大爷毛凤久非常冷静,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跑上跑下,或者从楼上跃下,而是趴在地上寻找可以呼吸的地方。就这样,毛凤久老大爷在楼上坚持了2个多小时,终于被消防队员解救。
杨凌一场火灾两种求生结果
去年12月12日凌晨2时许,杨凌一楼房发生火灾,当时楼内共住有13名员工和家属。电线被大火烧断后,室内一片漆黑,有些女员工嚎啕大哭,乱作一团。由于大火把惟一逃生楼梯通道吞没,7名员工在消防救援人员未赶来之前,慌忙从3楼窗口跳下逃生,结果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的悲剧。另外6名员工则用毛巾捂住鼻子,把头伸出窗外呼吸,等待消防人员救助,结果安全获救。
说其他的都是扯淡 只要在混乱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你想死都难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39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