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神学主要是指什么?

2025-04-13 22:08: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拜占廷神学主要是指拜占廷帝国时代的基督教神学。基督教是古代罗马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8世纪中期罗马教皇国形成以前,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基本上得到了同步发展。公元1054年,基督教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以后,罗马天主教和拜占廷东正教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自奉为正统“正教会”的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便获得了“东正教”的称呼,西方以罗马为首的教会则自称为“大公教会”。拜占廷帝国有别于罗马帝国的重要方面是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因此,基督教在拜占廷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不了解拜占廷基督教就无法了解拜占廷历史。

作为地中海世界广泛传播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在其最初的相当长时期里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信仰体系,教会内部对于主要的信条也存在多种解释,拜占廷神学经历数百年的争论后,直到8世纪才大体形成比较完整、独立和稳定的思想体系。

拜占廷基督教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分裂虽然发生在拜占廷历史的后期,但两者之间的思想分歧和教权之争自始至终从未中断。

拜占廷神学的主要来源是古典希腊哲学和犹太宗教的神秘思想,拜占廷帝国的主要疆域为希腊和希腊化地区,古代希腊哲学在这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由于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区,而这些教区有关神学的观点不尽相同,从而引发了他们争夺最高宗教地位的状况,由此形成大大小小、的宗派,使基督教教会长期陷于分裂。

现存佛罗伦萨图书馆的6世纪叙利亚古籍插图——基督受难和复活。9世纪以后,各教会之间的斗争更带有个人色彩。在斗争中,对立的各方大都利用神学教义问题为武器攻击对方,实质上并未提出任何新理论,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他们共同的手段是无情打击异己分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使东正教内部对立情绪极为严重。当某一宗派的首领去世后,东正教内部斗争就会暂时得到缓和或停止。但是,新的宗派和教派间的斗争随着新大教长的上任而又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