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是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的人。
读音:mó léng liǎng kě。
解释: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
不置可否
读音:bù zhì kě fǒu。
解释: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茅盾《子夜》十:“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模棱两可是不太靠谱的人。
“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这恰恰是有些人说话的一种方式。
比方说:当一个人没有给你肯定答复,或是说话委婉却落不到点上时,这可能说明,对方已是深思熟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他不愿意,但不好当面拒绝,怕伤你自尊,或者引起你的嫉妒,于是通过“模棱两可”的方式表达出来,答案显而易见,只是你与他心照不宣罢了。
说话“模棱两可”的人,深谙人心:
人际交往中,也是同一个道理,当你能深谙人心时,才能在关系相处中,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那种说话“模棱两可”的人,往往深谙人心。
他首先会通过对你的了解,判断你会不会生气,心里在想什么,从而权衡出对你说话需要保留的程度。如果你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关系也不错,那对方说话可能会直一些。
而如果你很小气,并且记仇,那他说话就会权衡一下,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让你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该从何生气。其实,这都是深谙人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