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墨经》。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所写的《墨经》是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
扩展资料:
《墨经》为《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包括《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经》是墨家创始人墨子主持编写成自著,《经说》则是其弟子们所著录。
《墨经》的内容,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学次之,其中几何学的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伦理、心理、政法、经济、建筑等方面的条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经
墨经是战国后期墨家的著作,主要讨论认识论,逻辑和自然科学。是墨家著作总集,是墨翟(墨子)和他的弟子所暑。
《墨经》的创作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388年,作者是墨子及其弟子目的主要是讨论认识论、逻辑和自然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里面涉及力系的平衡和杠杆,小孔成像,凹凸平面镜,时间和空间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