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ī】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虒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在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现多用于地名。
康熙字典:
《唐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音斯。《说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蜀郡緜虒。
又上虒,亭名。《水经注》断梁城卽上虒亭也。
又下虒,台名。《刘歆·遂初赋》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
又虒祁,宫名。《左传·昭八年》晋平公筑虒祁之宫。
又《类篇》田黎切,音题。虒奚,县名。
又丈尔切,音豸。《司马相如·上林赋》偨池茈虒。《注》茈虒,不齐也。 《直音》作虒虒。虒字中的虎从人作,虒字从从作。
虒 拼音:sī
部首:虍,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厂,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基本字义
虒
◎ 〔委~〕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虒祁宫
春秋时晋平公为效楚灵王之章华宫而筑虒祁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