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垛板是一种京剧唱腔,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字字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词句间无间奏过门,富有急促质问、对答的性质,适于表现人物的异常激动的场面和情绪,特别是字字紧连的垛唱形成,比流水激烈得多,像《斩黄袍》、《定军山》、《彩楼配》、《锁五龙》等。
2、导板属自由节奏型的“散板类”唱腔,作为成套唱腔的先导部分,有“散拉散唱”的特点。与散板相比,导板的唱腔更加复杂、申展、高昂。
导板只有上句形式,但上句形式的导板,落音与散板的落音不完全相同,而有“上句唱、落下句音”之说,如《李陵碑》“金乌坠玉升黄昏时候”这段二黄导板的终止音,不是落在二黄上句的“1”音,而落的是二黄下句的“2”音。
这样使导板即带有唱段起始的引导性,又有比散板更加延伸、复杂的旋律,演唱起来激昂丰满,并具有可划段落的相对终止感。
3、京剧的散板为节拍自由的散唱,结构常以唱句逗和词逗为相对节拍单位,尤其对于表现悲痛、凄切、愤慨等情绪有其独到之处。
在京剧中有西皮散板,二黄散板,常常用在唱段的开场或者结尾。样板戏《红灯记》李铁梅的“听罢奶奶说红灯”唱段,即是西皮散板。《智取威虎山》杨子荣“迎来春色换人间”唱段,即是二黄散板。中国古代音乐追求清、静、淡、远之意境,刻意控制使用动感强烈的鲜明节奏,而注重运用散板。
扩展资料:
戏曲板式:
1、一个小节即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2、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这是昆曲中通用的音乐术语。例如,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或“腰眼”;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是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方下一板,称为“截板”或“底板”。
板眼: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手和次强拍,有板无眼(1/4):每一小节只有一拍,并以四分音符为一强拍(1/4),一板。一板一眼(2/4),每小节有两拍,一强拍,一弱拍,一板、一眼。一板二眼(3/4)板、头眼、二眼。一板三眼(4/4)板、头眼、中眼、未眼。
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流水板”(相当于1拍子)。每拍皆为板位,但不能理解为每拍都是强拍。无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散板”。亦即自由节拍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戏曲板式
1、垛板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字字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词句间无间奏过门,富有急促质问、对答的性质,适于表现人物的异常激动的场面和情绪,特别是字字紧连的垛唱形成,比流水激烈得多,像《斩黄袍》、《定军山》、《彩楼配》、《锁五龙》等。
2、导板属自由节奏型的“散板类”唱腔,有“散拉散唱”的特点。与散板相比,导板的唱腔更加复杂、申展、高昂。
导板只有上句形式,但上句形式的导板,落音与散板的落音不完全相同,而有“上句唱、落下句音”之说,如《李陵碑》“金乌坠玉升黄昏时候”这段二黄导板的终止音,不是落在二黄上句的“1”音,而落的是二黄下句的“2”音。这样使导板即带有唱段起始的引导性,又有比散板更加延伸、复杂的旋律,演唱起来激昂丰满,并具有可划段落的相对终止感。
3、散板,中国音乐术语,指一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在传统的器乐、中国民歌以及戏曲中都经常运用。最早运用散板的乐曲是晋朝开始有记谱的古琴曲和唐代的雅乐。唐代雅乐以“序、破、急”作为结构,其中序为散板、破为慢板、急为快板,很多中国音乐都有类似的结构,亦影响到日本的雅乐和韩国的盘索里。
京剧的【垛板】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京剧的【导板】为一散节拍上句,由【原板】上句变化而成,在成套唱腔中起开导引子作用。
京剧的【散板】为节拍自由的散唱,结构常以唱句逗和词逗为相对节拍单位,尤其对于表现悲痛、凄切、愤慨等情绪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