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博客那几个做的比较好??最好有排名顺序

2025-01-18 13:08: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你好~~~~
如果按你那样满分,
我觉得新浪可以打95分,网易打90分。
其中本人认为网易的博客好操作一些。
首先我们可以说一下什么是博客:

1、博客一般特指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④

2、有人认为博客是指“以网上日记为表达方式,把个人一天所见、所看、所想的东西随意地发表出来,与他人分享、交流。内容就是一个个倒叙排列的日记体帖子,频繁更新并充分利用超链接。”

3、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 media)→ 新媒体(new media)→ 自媒体(we media)。⑤

4、《市场术语》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创始人EvanWilliams认为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释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⑥

5、还有人认为: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 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网络生态”,是“草根记者”……⑦

中国研究博客这一新生事物的资深人士方兴东,于2002年11月在清华大学的的讲课内容对博客一词有了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和详实的内容。他认为博客概念的三要素是(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

(二)、博客的由来。

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http://archive.ncsa.uiuc.edu/SDG/Software/Mosaic/Docs/whats-new.html),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这个页面从93年6月开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为止。1994年1月,美国人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 “Robot Wisdom Weblog” 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领域,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 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命名的。⑧

+- Blog,是Weblog的简称。
- Weblog,是Web 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Log,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log 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 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

博客给人类第一次震撼是“德拉吉报道”,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在他的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在复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抽掉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于是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人,德拉吉报道也成为全球有名的新闻媒体。

2003年下半年,博客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

二、博客的功能。

有人对博客的功能的理解是:“博客撰写的文章不等于个人日记;博客网站也绝非是个人网站。博客可以成为个人媒体、个人网络导航和个人搜索引擎。因此,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要表达出个人思想,不是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精神的核心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利他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观点,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原因如下:

第一,博客们(名词:指人。)的各方面素质是不可预料的,难于保证他们不是自娱自乐,更难保证他们有高度的利他共享精神与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的精神,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则更难保证。

第二,博客(指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通讯工具,它更多的是在发挥一种“言 论宣泄渠道”的作用,由于博客本身的虚拟性与公开性,就为大多数人尤其是普通人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舞台,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经历、感受……说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想不写成日记都难。所以将博客理解成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是不甚科学的。博客从产生到今天所引起的一次次轰动就证明了这一点:克林顿的性丑闻、《纽约时报》的总编离职、木子美现象……能说这是为他人服务吗?

笔者对博客功能的理解如下:

第一,它是平民的媒体,它让平民的话语权更有可能得到保证。事实上,博客与BBS、EMAIL等等在本质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博客上可以行为的事完全可以通过BBS、EMAIL等等行为,只不过通过博客在有些情况下更方便一些而已,这要因人而异,就像有些人喜欢用QQ聊天,而有些人喜欢用MSN一样,只是选择的工具不同而已。

第二,博客的作用并不完全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会进一步导致网络色情的泛滥。网络色情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博客,或者说不是网络,而是人本身。木子美现象的出现似乎才引起人们对网络色情的高度关注,并且将其归罪于博客。但事实上,在博客来中国之前,在网络上散布的色情工夫比木子美“好”的色情制品比比皆是。为博客判刑无疑是在为网络色情松绑。如今非博客网站的色情“套餐”似乎“非常丰盛,这能愿谁,有一部分人(不仅仅指发布色情内容的人)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第三,博客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忽视。虽然笔者认为博客与其它的网络通讯工具无大的差异,但由于博客一诞生、一成名就是一副揭丑的面目,所以它已经给世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有什么需要揭露的东西就去博客,这是一种不成规范的规范。就像有事就找《焦点访谈》而不找法院一样,博客必然会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

三、对博客的思考。

博客作为网络家族的新成员,虽然只有几周岁,但却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认为,人类在面对新技术时,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多反思自我。博客带着揭丑的历史使命降生,这也许违背初创者的初衷,但这是不能选择的。博客的产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媒体可能再次遭到打击。虽然,可以认为博客是BBS等的变种,但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可能会很有市场,因为它将网络的交互性特征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劣势与日俱“显”,网络的普及将为传统媒体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挑战。对于传统保守的中国人来说,不得不将“性”的问题提到议事议程。中国文化使得大部分中国人谈“性”色变,网络迫使中国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木子美”现象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挑战。对于“性”,中国人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将其列为“忌讳”的一类话题,要认识到它是人类的天性,要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另外,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非常重要,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程,这是值得可喜的。谈“性”并不是抛弃中国的传文化、伦理,而是对它们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博客使舆论的流通渠道拓宽,反馈更及时,一些人民内部矛盾更容易解决,所以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为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又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通讯工具。对于这一点,中国的国家安全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抵制这种恶意渗透。

2004年,期待着中国博客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