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

2025-01-19 03:26: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便注意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孔丘就提出过“庶、富、教”的理论,注意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记》所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表述了当时对教育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认识。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项专门学问是从近代西方开始的。美国于1883年出版社会学家L.F.沃德著《动态社会学》一书,内列 “教育与社会进步之关系” 专章。他认为人类有足够力量控制自然力和社会力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1899年出版社会学家、教育学家J.杜威著《学校与社会》一书。他认为,学校制度的改变深受社会进化历程的影响,儿童学校生活应是自然、社会及个人三者的融合;教育的浪费在于学校与社会实际脱节。法国于1922年出版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旧译杜尔干)著《教育与社会学》一书。根据他的观点,为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年长的一代给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发展其生理、智慧和道德三类品质,使其适应政治社会和具体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他认为“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把人从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这个过程把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他还认为教育思想和课程是由更广泛的社会秩序决定的,而社会的继续生存又依赖教育这个基本因素。学术界一般认为迪尔凯姆是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
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进入扩展时期。在美国,曾任华盛顿大学校长的社会学家H.苏扎洛于1907年正式开设教育社会学课。191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教育社会学系。1917年,出版W.R.史密斯著《教育社会学概论》,这是第一本讲授教育社会学的教科书。1923年,美国正式成立教育社会学学会。1927 年, E.G.佩恩创办《教育社会学杂志》。此后,这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展更快,并以美国为中心,日益推广到其他各国。
在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较晚,1931年雷通群著《教育社会学》一书出版,曾列为大学丛书(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和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为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需要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人口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
研究范围
综观外国各派学者的观点及研究情况,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主要研究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与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研究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交互影响问题和教育促进社会变化的可能性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到教育。例如,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对工程师与技工的需求剧增,非技术工人的需求锐减。这就影响到教育制度的变化,必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保持社会职业结构的平衡。
一些学者研究了社会阶级结构对人格发展、学业成就、理想抱负的影响。他们认为: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学生在学校参加活动的多少,中途辍学的可能性多大,理想抱负的高低,甚至学生的语言特点都与他们的社会阶级背景密切相关。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教育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阶层的变动,使一些人因受教育状况不同而改变其社会地位。
一些学者认为,社会政治结构与教育有密切关系。教育的贫乏落后,往往是政治专制落后等弊端产生的原因之一。而教育的兴旺发达,又常是政治开明,社会进步等等的促成因素之一。总之,有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往往也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②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化过程,即儿童逐步学得所处社会的行为规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与教育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家庭、集体、学校的教育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主要单位。经过家庭培养初步具备和形成的知识状况、习惯行为、态度及其他人格(个性)特征,都会影响其日后对社会的适应。家庭的经济地位、子女数量、成员间关系等都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倾向。
一些学者认为,在集体里,特别在一个同辈集体里,由于各成员间没有年龄、声望、地位、成熟性的差别,不必勉强接受他人的观念态度,有较多的心理自由,因而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在这里,可以自然地相互学习,获得各种身心上的满足,使不同家庭地位的儿童互相影响,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从而影响儿童的生活抱负、学习方式及人生态度。

回答2:

你好,我觉得这种教育社会学对于每个人的理解和想法看法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做出的行为都是不同的

回答3:

①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②社会教育不仅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

③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学校教育的严格约束性,他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④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在时空上是天然联合体,学校教育不是个人成长过程的全部。

回答4:

教育社会学这个对不同的学习者肯定是会有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价值,因为这个教育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

回答5: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社会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选考课程。主要研究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并对教育阐释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它可以帮助考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使考生深刻、准确地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深入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社会学具有辩证性、反映性、能动性、层次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育社会学课程的学习,考生应初步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发展历程,系统地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规律;了解和初步掌握教育与社会分层和变迁的关系,能较好地掌握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用社会学视角去了解教育变革的动因,学会用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和提高考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本科)的选考类专业课。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是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教育哲学。这四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教育社会学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有助于更好地学好本门课程。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形成对教育社会学的总体认识,明确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任务和发展,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实质、学习研究对个体及社会发展的价值,把握教育社会学的进展,联系社会问题,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重点)识记:教育社会学的价值
理解:教育社会学对不同学习者的价值
应用:认识教育社会学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教育社会学家关心什么?他们研究什么?(次重点)
识记:中国教育社会学家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理解:教育社会学家对教育社会学所做的研究应用:加强考生对教育社会学的关注
(三)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次重点)
识记:教育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理解:同塑文化和后塑文化
应用:区分卢梭、杜威、柏拉图“三哲”阐释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四)教育社会学家怎样开展他们的研究(一般)识记:科尔曼、罗森塔尔研究的结果
理解:教育社会学家如何开展他们的研究
应用:结合实例,说明怎样开展教育社会学研究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发展规律和发展历程,掌握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引导考生开展对教育社会学的思考和学习,让考生学会用教育社会学的思考方式,看待和探究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着去描述和解释。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重点)识记:学科属性的特点与规律
理解:不同学者对学科属性的认识
应用:总结不同教育社会学家对学科属性认识的共同点
(二)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次重点)识记:涂尔干的教育社会学思想理解:韦伯主义教育取向
应用:结合实例,说明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实际应用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识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案例应用:思考教育与现代性的关系

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经验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途径,掌握教育社会学研究经常采用的统计模型和实地调查方法。学生应了解定量研究的基本逻辑以及研究教育问题时常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的一些小问题与技巧,以及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混合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