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多活三十年不死,能否一统三国?

2025-04-15 03:13: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可能,再给诸葛亮三十年时间只能改写部分历史,但统一三国还是基本不可能的。


要我说,诸葛亮区区六年的北伐,也可以称得上是颇有胜绩。如果用轻快的语言描述一下,诸葛丞相的北伐风格就是“左手右手一个假动作,右手左手假动作重播。用北伐给世界带来笑容……”


如果诸葛丞相多活30年,在有生之年应当能击败司马懿,拿下整个雍凉,乃至并州地区,而孙吴也有可能从曹魏手里夺取淮南。


但接下来季汉还能取得什么成果,则取决于继业者的优劣,以及曹魏接下来是否会出现北齐后主高纬那样水平低劣的领袖了。所以说,统一三国还是基本不可能的。

回答2:

大势已去,不可能统一三国了,我们来分析下那个时期三国面临的情况,首先是魏国,魏国曹丕已经死了,魏明帝曹叡在位,魏国这个时期依然是人口、国土、资源、军力等各方面都是最强的国家。

但是,魏国虽然强大,它面临的问题也很多,首先是在魏吴交界处,孙权已经派兵攻打,虽然被打退,但是魏明帝明白,这个时候孙权肯定虎视眈眈,只要诸葛亮北伐有一点进展,那么东吴也肯定会落井下石。

在北边,鲜卑的轲比能,自打公元228年一统漠南,就开始频频进攻曹魏边陲,和诸葛亮遥相呼应。我们都知道三国在如此动乱的一个时期却没有遭受外敌侵占中原,其实不是外敌没有入侵,而且都被曹魏派兵守住了,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曹魏面临的压力。

所以这个时期的曹魏,面临着南北夹击的境地,公元234年,诸葛亮蜀汉大军又来,南边东吴也大举进攻,北边的兵力又不敢调动,因为害怕辽东与鲜卑,所以即便强大的曹魏也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曹魏对于诸葛亮的进攻是守住就行。反观蜀国,诸葛亮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再加上陇右大地,基本已经占据,最让诸葛亮担忧的后勤问题,得到解决。虽然司马懿坚守不出,但是诸葛亮更是信心十足,他在渭水两岸大量屯田,有了充足的底气可以和司马懿耗下去。

223年的这次北伐,诸葛亮总结了前几次的教训,陇右大地,基本已经占据,最让诸葛亮担忧的后勤问题,得到解决。《三国志》说诸葛亮:“治戎为长”,手下部队 “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

由此可见蜀军兵力强悍,再加上232年秋,蜀汉大军屯田丰收,粮草十足,所以诸葛亮是有机会攻入中原的,无奈天意难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答3:

诸葛亮再活三十年并不能统一三国,因为诸葛亮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谋臣。纵观中国千年历史可有一个谋臣单独结束混战局面的?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谋臣能做到。所以当刘备死的那一刻起,诸葛亮就已经输了。因为一个谋臣的格局是有限的,一个没有了主君的谋臣就如同无本之木。

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作为也注定了他的结局,所以说再活多少年都没有用,除非他推翻阿斗自己做君王,这样才有一定的可能统一三国,但以诸葛亮的品行来说这也是不可能了的事情。统一只能由君主去完成其他任何身份的人都不行,这是由社会性质所决定的,非人力可为。

回答4:

基本不可能,我不知道为什么把诸葛亮捧得这么高,历史发展可能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发生改变,但历史趋势却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三国之所以能够形成,根本原因是中国南方经济可以与北方经济抗衡一下了。但在三国时期,也仅仅是能抗衡一下,根本不存在翻盘的可能。打仗是要钱、要粮的,军队粮食供给跟不上,还想入主中原,这是怎么想的?

北伐的前提是曹魏有变,这个“变”说白了,就是寄希望于曹魏能够自毁长城,寄希望于中原重新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和日本寄希望于通过珍珠港,把美国军事体系全部打掉的概率差不多。

诸葛亮的伟大在于,最大化的运用了手上的资源,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缓和了国内矛盾,抽出精力进行北伐,以攻代守,保护了蜀汉政权,他多活一些年,也依旧只能是如此,让蜀国晚一些灭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