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京剧堪称国粹?因为来自天子脚下吗?其他那么多戏曲,都是陪衬?

2025-03-28 07:40: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因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京剧不仅仅是一个剧种,它更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文化。


第一阶段:京剧前身是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随后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称之为“四大徽班”。徽班有四百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成为“京剧之父”。


第二阶段:其实秦腔比徽班先行进京,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长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


第三阶段: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这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这样在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答2:

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的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所以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青衣

四大流派
1、 梅派
  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业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2、 程派
  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3、 荀派
  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4、 尚派
  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在各种艺术中形成不同的学派是很自然的。诸如表现派、体验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识流等。而京剧中的学派都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所谓梅派,程派等等。这是因为京剧是以主演为中心的演员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经过频繁的演出实践,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在京剧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

回答3:

京剧之所以称为国粹,不仅仅在于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对国内甚至国外的深远的影响。是其他地方剧种无法比拟的。比如说像川剧,豫剧等,不能说它们没有较高的艺术性,但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上是无法与京剧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