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目标管理的管理学家是彼得·德鲁克。20世纪50年代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书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内容是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保证目标实现。目标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管理心理学中的“ Y 理论” 为基础。
扩展资料: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基本特征
1、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3、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标管理
是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一方面强调完成目标,实现工作成果;另一方面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员工自主参与目标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和评价。
扩展资料: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目标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 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