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质不同
1、洋壳:为构成洋底的地壳。
2、陆壳: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
二、组成不同
1、洋壳组成:海洋地壳非常薄。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可/立方厘米。一般把大洋型地壳从上到下分为4层:
(1)松散沉积物厚度不同,平均厚度约为300米,在洋中脊附近难以保存。大陆附近的深沟中的沉积物可以达到数千米。
(2)固结沉积物一般厚几百米,也可达到公里。
(3)玄武岩或辉长岩,以镁铁质含量高为代表,主要为橄榄石玄武岩、粗面岩等,二氧化硅含量较少(<50%),一般称为硅镁质层,厚度小于5kin,厚度均匀。
(4)在地幔顶部,水化作用形成蛇纹石等。
2、陆壳组成:组成以硅铝质为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岩石:一类是地壳上部的相对未变形的沉积岩或火山岩堆积,另一类是已经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带。
三、特点不同
1、洋壳特点:当陆块形成并不断扩大后,陆块问的大面积区域岩浆海表面凝固较晚,水聚集多。同时,岩浆海表面的地壳稳定下来,成为海洋地壳。由于洋壳形成晚,成分接近上地幔,具有硅镁层的特征。
2、陆壳特点:在构造稳定区,厚度较小,而在构造活动区,厚度急剧增加。高山地区最厚的地区可达60-70公里。例如,在中国青藏高原,最厚的地区可以达到70-80公里。岛弧虽在海洋中,但其地壳性质与大陆型相似,故称为过渡地壳。上陆壳平均密度为2.7g/cm³,地震纵波速度为6.2km/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陆地壳
全称应说大洋型地壳与大陆型地壳有根本区别。
洋壳即大洋型地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它的结构总是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硅铝层。
从地球化学方面来说,有人把“安山岩线”作为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的分界线。此线的大陆一侧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硅质较多(>50%),为大陆型地壳;而北线的大洋一侧主要是橄榄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质较少(<50%),为大洋型地壳。
最大的区别是陆壳发育了由花岗质岩石组成的Si Al层,即陆壳既有硅铝层又有硅镁层,而洋壳只有硅镁层。而且从结构上来说,洋壳只有软流圈一个活动面,而陆壳有下地壳和软流圈两个活动面
从地壳厚度上看,陆壳一般要厚于洋壳,从岩层新老上看,洋壳一般要新于陆壳,因为形成新岩石的大洋中脊在洋壳上
洋壳真的俯冲到陆壳下面去了吗?
板块学说认为,随着玄武岩岩浆从洋中脊喷出冷却不断形成新的玄武岩洋底,老的洋底也不断扩大俯冲到陆壳下面去,所以地球的体积不变。
洋壳真的俯冲到陆壳下面去了吗?地球膨裂说认为,不可能。板块学说认为,到侏罗纪(1亿9960万年-1亿4450万年)时泛大陆开始分裂和飘移(1)这说明大陆飘移是从2亿年前开始的。因为大陆飘移裂解才可能形成大洋和洋壳,所以这也就是说洋底形成的时间和洋壳俯冲到陆壳下面去是从2亿年前开始的。可我们从深海钻探和海洋底条带状磁异常的年龄测定表明,太平洋洋底年龄不大于2.0亿年(3),从大洋洋底年龄图上也可以看出现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洋底年龄2亿年(4)。这足以说明洋壳并没有俯冲到陆壳下面去,否则太平洋洋底的最大年龄应小于2亿年。
板块学说认为,现今的大西洋和印度洋是联合古陆裂解后形成的,因此,它们是年轻的大洋,其年龄不大于1.8亿年(2),这也就是说大西洋是1.8亿年前形成的。我们从大洋洋底年龄图上可以看出大西洋洋底的最大年龄为晚侏罗纪(1亿9960万年-1亿4450万年)(1.8亿年)(4)。这足以证明大西洋洋壳并没有俯冲到陆壳下面去,否则大西洋洋底的最大年龄应小于1.8亿年。
板块学说认为,侏罗纪(1亿9960万年-1亿4450万年)末至白垩纪印度洋大幅度张开(5),这也就是说印度洋是1亿4450万年前形成的。印度洋中最老的洋壳就出露在澳大利亚以西和以北,与爪哇海沟之间的部位,时代为早白垩世(始于1.45亿年,结束于6500万年)(6),这足以说明印度洋洋壳并没有俯冲到陆壳下面去,否则印度洋洋底的最大年龄应小于1亿4550万年。
太平洋洋底的最大的年龄2亿年、大西洋洋底的最大年龄1.8亿年、印度洋洋底的最大年龄1亿4450万年,这和板块学说认为的几个大洋的形成时间一致,这足以证明洋壳并没有俯冲到陆壳下面去。
参考文献
(1)柴东浩、陈廷愚编著《新地球观——从大陆飘移到板块构造》第50页
(2)柴东浩、陈廷愚编著《新地球观——从大陆飘移到板块构造》第102页
(3)柴东浩、陈廷愚编著《新地球观——从大陆飘移到板块构造》第103页
(4)金性春编著《飘移大陆》第101页
(5)百度,冈瓦纳古大陆互动百科,地质特征。
(6)百度,大洋地质,印度洋洋底。
作者:赖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