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这是我们上海表现的大好机会。我想为上海增添一抹绿色。说干就干,我们全家人买了一些小树苗,一起去花园植树。天下着绵绵细雨。我们找了一块地方,爸爸把泥土往旁边铲开,我小心翼翼地插下树苗,扶正,爸爸又把泥土填平,用脚踏实,最后,妈妈再浇上一点儿水,一棵树苗就种好了。就这样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所有的树苗都种好了。突然,一只小鸟停在一棵树苗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嗯!你们种的树苗真好,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的!”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希望哪些小树苗们快快长大,在世博会那天,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为了更好地迎接世博,我和伙伴们做了十块木牌。我们把写着“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和“交通需要人人文明,人人需要交通文明。”这两块木牌插在了红绿灯旁。把写着“公园如画,爱园如家。”的木牌插在公园里。我们还在车站旁插上“礼貌让座暖一车人心,争抢冷漠扫一路心情。”的木牌。接着,我们又把写有“公共场所是客厅,保持洁净我做起。”的牌子和“公共场所莫喧哗,低声细语把话拉。”两块木牌插在公共场所大门边。再来到大街把“大街不是T台秀,睡衣拖鞋莫乱秀。”和“环境美如画,要靠众人画。”两块插在路边。最后,我们回到小区把剩下的两块木牌分别插在小区大门口和我家门口,一块上面写着“少抽一支烟,空气更新鲜。”另一块写“养好宠物不扰邻,粪便垃圾严处理。”我们干完了这些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啦!不过我们的心里却别提有多快乐了。为了世博,我们要文明家园,清洁环境,我要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将与世博共成长,为世博尽一份力,我与世博同行。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当然,我也有一个埋藏在我心底已好久好久的心愿。我相信,我这个心愿是令中国亿万人民向往而又期待的——世博会。
正式宣布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时,全中国人民的心都无比的激动,亿万中国人民一齐为世博欢呼,为世博喝彩。而我心中的世博是什么样的呢?
我心中的奥世博是文明的。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不会有人为了一个座位你争我抢,都会非常谦让,给老年人、小朋友、病人和残疾人让座。大家也不会再乱砍乱伐树木了。你再也看不见地上会有人随手人的垃圾,也看不见有人随地吐的痰。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每时每刻,做一个好公民,也争取改正身边人的毛病。
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和我一个小区的人,要吐痰。我想:既然我要做一个好公民,我就应该去让别人也改正错误。争取用最好的面貌来迎接世博。
我壮壮胆,走过去说:“叔叔,随地吐痰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我们要改正它。再说世博会也要来了,以后再外宾的面前多丢脸啊。”
那个叔叔看了看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对我笑嘻嘻地说:“是啊,现在世博会要来临了,我们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他,我怎么能随地吐痰呢?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了咱上海人的脸啊!”说着,他便用餐巾纸擦去了地上的痰。
我心中的奥运是绿色的。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种下的心愿——希望世博成功举办的绿树。冬去春来,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绿色。柳树随风飘荡,像婀娜多姿的舞蹈家。杨树沙沙作响,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松树像一位卫士一样站在街头。那么世博能不在绿色中举办的更好
100年前的1910年,上海有一个名叫陆士谔的人,他有一天作了梦,在梦里他惊讶的发现,把地下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来回飞行。长虹一样的铁桥,横卧在江面之上……从桥上走到对岸,竟然看到了一栋栋洋房,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那里是浦东!在梦里他突然被门槛绊了一跤,一下子跌醒了,才知道是梦幻一场。
他把梦讲给妻子听,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着这样奇怪的梦”。 陆士谔说:“你不要说这只是梦,说不定某一天这梦里的景象,还真能变成现实呢 !我要把我这梦记录下来,以备在好梦变成现实的时候有个对照。”。于是,他就把这梦写在了充满幻想的小说里。
现在,上海的世博会正好可以映证了他这美梦,他以梦境畅想未来,准确预言了100年后的将来,《新中国》问世于1910年,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百年之前的“预言”神奇的应验了。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真的在上海浦东。
朋友们:赶紧抽空到首都博物馆走走,馆里正在展示着要在上海召开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内容,也就是和陆士谔梦境畅想准确预言整整100年。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多媒体影视厅,超大屏幕正在放映各国参加世博会的三维虚拟馆,如中国馆、荷兰馆、日本馆等等。观众可以坐在椅子上观看大屏幕。
展览分四个展区,以这回的上海世博会为主要内容。
在观展中,会告诉你中国人在158年前第一次参加世博会的故事。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的时候,清政府把世博会,称为(赛奇会)。中国商人徐荣村敏锐的嗅到这其中的商机,在得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向全世界广发英雄贴的时候,他立即挑选了12捆优质湖丝托运到了英国。一开始,西方人看不起包装简陋的“湖丝”。不过,幸运的是第一届世博会持续了半年之久,优质的“荣记湖丝”渐渐的崭露头角,西方人见中国的蚕丝历经半年之久,仍然质地手感不变,品质优良。在最后的工艺评奖中,“荣记湖丝”独获金、银奖。维多利亚女王还亲自颁发奖牌,并且赠送了“小飞人”画以表示赞誉。“荣记湖丝”为商人徐荣村赢得了荣誉,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生意。“荣记湖丝”的英国伦敦之行,成为中国与世博会历史渊源的珍贵记忆。
咱们餐桌上喝的茅台酒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贵州茅台酒在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获得金牌。1925年2月20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中国贵州推荐了茅台“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样酒参展,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出。在参比中,茅台酒由于包装一般,宣传低调,几乎被人忽略了,中国参展商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摔碎酒瓶,使得茅台酒香四溢,令参观的人闻着香味一下产生醉意,纷纷品尝。茅台酒在这次旧金山世博会上获得金牌。被评为世界名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宴会用酒,从此茅台酒成为中国国酒。
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外国与世博会的故事也不少:奥的斯电梯、法国的巴黎铁塔、比利时世博会的标志建筑原子球、美国的柯达照相机和销售柯达胶卷的人为什么穿黄色服装这里面都有故事……还有音乐会上吹的萨克斯,1855年巴黎人持奇怪的东西吹奏着美妙的旋律,有人问这是什么,他回答,这是新发明的乐器,叫萨克斯风,是我发明的。
到首都博物馆参观要记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吉祥物。
会徽,以中国汉字世界的“世”字为创意原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吉祥物: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蓝色的海宝,寓意“四海之宝”,以“人”为创意核心。“人”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体验者。蓝色表现了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主办城市特点,也契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从2010年5月1号到10月31号,共184天。
珍存城市的记忆,为了让城市更美好
在不远处卢浦大桥曼妙的背景下,一株大柳树,孤零零、静默地兀立在浦东原上钢三厂厂址的废墟之中。塔吊此起彼伏地在清理瓦砾,掘进机的钻头仍在“突突”地喧嚣着,继续拆旧……
蒿草在瓦砾之侧疯长着,有半人来高。
这里曾经被称为后滩,充斥着危棚简屋,如同城市里的村庄,其治安、卫生、市容之差,令人皱眉。如今,通向这里的道路已经被乱石阻断,鲜有市民的足迹了。站在这片飞扬的尘土之中,不免有恍惚之感:感觉历史就在你的身边呼啸着穿行——那一头,是近百年前的和兴铁工厂,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如稚子学步般,在黄浦江东岸亮相;然后是建国之初,上钢三厂在众目睽睽下出钢,不负众望,恢复生产,强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建设急需;而3年之后,2010年,这里又将别有洞天,上海世博会将在这片瓦砾之中美轮美奂地横空出世……
小小的后滩,就像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这里成了意味深长的隐喻和象征。
彰显城市之美,首先不能切断城市的记忆。正如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文华所称:要办好世博会,也要保护好珍贵的历史遗存。
为了对历史的珍惜,世博人正小心翼翼。“焕然一新”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正试图让明天的世博会,仍有着上海工业昨天的依稀背影,也试图从瓦砾堆中,尽可能地拾回一些晶莹的历史残片。以此,让这一届世博会,更有历史的厚度,更让百姓依恋。
特钢车间
“红线”吐出曲曲折折的心事,特钢车间将变成演艺中心
特钢车间因其内部廓大空旷,早年工人得骑着自行车在里面奔走。虽然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它也有幸被保留下来。
“为什么非得全拆了呢?”白文华反问。
这位曾经偕陈逸飞一起,主持策划过长寿路改建工程的原普陀区领导,对城市建设有着独特的理解:“许多城市都面临重建,但做法不同。我在美国进修的时候,对匹兹堡的改建非常欣赏。那里大量旧屋,因为交不起遗产税被弃,政府悉数接收,将之推陈出新,改造成服务业的载体,有历史感。我们对旧厂房的利用,其实非常符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中共上海市委代理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视察时,看到特钢车间,对保留的方案颇为欣赏。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演艺中心——昔日钢花飞溅之所,数年之后,则充盈着丝竹雅奏、衣香鬓影,城市的记忆在这里被精心地接续起来,演绎出历史和未来的对话。
事实上,细心的人会发现,世博会规划图的红线,曾经一变再变。为什么?就为了避免乱拆滥建和无谓浪费,为了尽量保存上海工业的历史遗痕,为了让百姓能更加安居,让世博会更有人情味。
从2003年起进行的会址普查结果,给世博规划注入新的思考。比如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的火力发电厂,非但不拆,还将之改造成绿色发电厂,注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充分实践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像居民小区南码头新村,原来也在红线以内。后来因涉及动迁人口太多,也从节约角度考虑,最终予以保留。
我为世博做什么 岁月荏苒,日历翻飞,在国人的企盼中,在举世瞩目之下,2010世博会向我们渐行渐近。以前,大多数的上海人对于“世博会”这个名词是不了解的,它和上海的几乎从来都没有过太大的联系。一直到2002年12月3日的那个夜晚,我们突然发现,世博会将来到上海,作为上海人的我们,内心的兴奋、期待与自豪感难以言表,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把握好这次机会,让世界各国的人民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实力。 世博会全名世界博览会,顾名思义,它是世界的盛会,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就是不是也应该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精神,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在许多相声小品里,讲的就是我们应该为世博做什么,这不正说明了人们对世博的欢迎和支持吗?是,3个人,组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我们上海也不正是如此吗?一个大家庭,相亲相爱是一家。 有了世博会当然也不能少了我们的志愿者,志愿者是办好世博会的一支重要的工作力量,是广大民众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和共享世博的重要渠道,更是展示国家和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为了组建一支热情、规范、高效的志愿者队伍,保障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得上次在某网站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世博的故事:就在前不久,一个青年人的公司中标世博部分场馆的装修项目,公司指派他负责拿出设计方案以尽快会审和报批。正在此时,他的母亲居然被查出患了绝症,这儿子公责私情难以两全,不舍得自己的母亲,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母亲得知后对他说“我身边有你爸爸陪伴,有你的姐妹照顾,你要全身心投入到世博任务中去,做出最好的作品,为我们上海人争光,为中国争光;我即使离开人世,也会去看世博会,看你装修的场馆的”。这青年含泪忍悲,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仅在母亲弥留之际,才去送别了一下。这位母亲的爱世博的精神怎么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呢?她在临死之前情愿让自己的儿子去忙工作也不愿意让他再陪陪自己,虽然她已经不再个世界上了,但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去敬佩、学习,发扬光大! 闵行区东方花园有一对老年夫妇,退休前丈夫是清华大学教授,妻子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医生。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捐款捐物,女教师还每天到小区等处拣拾垃圾。世博宣传开始后她动员老伴也一起出来拣垃圾,老伴有些抹不开面子。她就对他说:“你要知道,你已经退休了,不再是一个教授,我们就是一个普通居民,普通工人,应当为世博尽一点微薄之力”。两位老人现在都是闵行体育公园的志愿者,每天拿着垃圾袋和钳子,巡回在公园、小区或周边地区。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有些人会说:“这算什么?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是谁都可以做的,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是,让我们静下来好好想想,到底有多少人在做这种事?以上所举,仅仅是千万迎世博大军中的几个事例,更多的感人事迹每天还在上演。当然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还有不少文明缺失的角落。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会直接参加世博的具体工作,不常有时间参与迎世博的公益活动。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随意丢弃垃圾,可以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在公交车上多一些歉让,在人际交往时多一点微笑……那就是对世博的贡献,是对世博精神的诠释。 我们深信:上海会为世界奉献一届精采绝伦的世博,世博也将造就出一个更加美丽文明的上海。世博迫在眼前,世人重任在肩。大家要各自献出绵薄之力,珍惜这次世博会的到来!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世博会的感人故事
悬赏分: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9 小时
200字
提问者: 1205080945 - 一级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插入地图 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经验值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登录 | 注册
回答 共 5 条
100年前的1910年,上海有一个名叫陆士谔的人,他有一天作了梦,在梦里他惊讶的发现,把地下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来回飞行。长虹一样的铁桥,横卧在江面之上……从桥上走到对岸,竟然看到了一栋栋洋房,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那里是浦东!在梦里他突然被门槛绊了一跤,一下子跌醒了,才知道是梦幻一场。
他把梦讲给妻子听,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着这样奇怪的梦”。 陆士谔说:“你不要说这只是梦,说不定某一天这梦里的景象,还真能变成现实呢 !我要把我这梦记录下来,以备在好梦变成现实的时候有个对照。”。于是,他就把这梦写在了充满幻想的小说里。
现在,上海的世博会正好可以映证了他这美梦,他以梦境畅想未来,准确预言了100年后的将来,《新中国》问世于1910年,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百年之前的“预言”神奇的应验了。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真的在上海浦东。
朋友们:赶紧抽空到首都博物馆走走,馆里正在展示着要在上海召开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内容,也就是和陆士谔梦境畅想准确预言整整100年。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多媒体影视厅,超大屏幕正在放映各国参加世博会的三维虚拟馆,如中国馆、荷兰馆、日本馆等等。观众可以坐在椅子上观看大屏幕。
展览分四个展区,以这回的上海世博会为主要内容。
在观展中,会告诉你中国人在158年前第一次参加世博会的故事。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的时候,清政府把世博会,称为(赛奇会)。中国商人徐荣村敏锐的嗅到这其中的商机,在得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向全世界广发英雄贴的时候,他立即挑选了12捆优质湖丝托运到了英国。一开始,西方人看不起包装简陋的“湖丝”。不过,幸运的是第一届世博会持续了半年之久,优质的“荣记湖丝”渐渐的崭露头角,西方人见中国的蚕丝历经半年之久,仍然质地手感不变,品质优良。在最后的工艺评奖中,“荣记湖丝”独获金、银奖。维多利亚女王还亲自颁发奖牌,并且赠送了“小飞人”画以表示赞誉。“荣记湖丝”为商人徐荣村赢得了荣誉,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生意。“荣记湖丝”的英国伦敦之行,成为中国与世博会历史渊源的珍贵记忆。
咱们餐桌上喝的茅台酒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贵州茅台酒在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获得金牌。1925年2月20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中国贵州推荐了茅台“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样酒参展,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出。在参比中,茅台酒由于包装一般,宣传低调,几乎被人忽略了,中国参展商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摔碎酒瓶,使得茅台酒香四溢,令参观的人闻着香味一下产生醉意,纷纷品尝。茅台酒在这次旧金山世博会上获得金牌。被评为世界名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宴会用酒,从此茅台酒成为中国国酒。
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外国与世博会的故事也不少:奥的斯电梯、法国的巴黎铁塔、比利时世博会的标志建筑原子球、美国的柯达照相机和销售柯达胶卷的人为什么穿黄色服装这里面都有故事……还有音乐会上吹的萨克斯,1855年巴黎人持奇怪的东西吹奏着美妙的旋律,有人问这是什么,他回答,这是新发明的乐器,叫萨克斯风,是我发明的。
到首都博物馆参观要记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吉祥物。
会徽,以中国汉字世界的“世”字为创意原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吉祥物: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蓝色的海宝,寓意“四海之宝”,以“人”为创意核心。“人”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体验者。蓝色表现了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主办城市特点,也契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从2010年5月1号到10月31号,共184天。
回答者: 头昏昏的小白兔 - 八级 2009-12-27 16:42
不会买书呀
回答者: 啊Vs阿 - 一级 2009-12-27 16:51
2010年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这是我们上海表现的大好机会。我想为上海增添一抹绿色。说干就干,我们全家人买了一些小树苗,一起去花园植树。天下着绵绵细雨。我们找了一块地方,爸爸把泥土往旁边铲开,我小心翼翼地插下树苗,扶正,爸爸又把泥土填平,用脚踏实,最后,妈妈再浇上一点儿水,一棵树苗就种好了。就这样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所有的树苗都种好了。突然,一只小鸟停在一棵树苗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嗯!你们种的树苗真好,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的!”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希望哪些小树苗们快快长大,在世博会那天,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为了更好地迎接世博,我和伙伴们做了十块木牌。我们把写着“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和“交通需要人人文明,人人需要交通文明。”这两块木牌插在了红绿灯旁。把写着“公园如画,爱园如家。”的木牌插在公园里。我们还在车站旁插上“礼貌让座暖一车人心,争抢冷漠扫一路心情。”的木牌。接着,我们又把写有“公共场所是客厅,保持洁净我做起。”的牌子和“公共场所莫喧哗,低声细语把话拉。”两块木牌插在公共场所大门边。再来到大街把“大街不是T台秀,睡衣拖鞋莫乱秀。”和“环境美如画,要靠众人画。”两块插在路边。最后,我们回到小区把剩下的两块木牌分别插在小区大门口和我家门口,一块上面写着“少抽一支烟,空气更新鲜。”另一块写“养好宠物不扰邻,粪便垃圾严处理。”我们干完了这些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啦!不过我们的心里却别提有多快乐了。为了世博,我们要文明家园,清洁环境,我要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将与世博共成长,为世博尽一份力,我与世博同行。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当然,我也有一个埋藏在我心底已好久好久的心愿。我相信,我这个心愿是令中国亿万人民向往而又期待的——世博会。
正式宣布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时,全中国人民的心都无比的激动,亿万中国人民一齐为世博欢呼,为世博喝彩。而我心中的世博是什么样的呢?
我心中的奥世博是文明的。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不会有人为了一个座位你争我抢,都会非常谦让,给老年人、小朋友、病人和残疾人让座。大家也不会再乱砍乱伐树木了。你再也看不见地上会有人随手人的垃圾,也看不见有人随地吐的痰。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每时每刻,做一个好公民,也争取改正身边人的毛病。
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和我一个小区的人,要吐痰。我想:既然我要做一个好公民,我就应该去让别人也改正错误。争取用最好的面貌来迎接世博。
我壮壮胆,走过去说:“叔叔,随地吐痰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我们要改正它。再说世博会也要来了,以后再外宾的面前多丢脸啊。”
那个叔叔看了看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对我笑嘻嘻地说:“是啊,现在世博会要来临了,我们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他,我怎么能随地吐痰呢?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了咱上海人的脸啊!”说着,他便用餐巾纸擦去了地上的痰。
我心中的奥运是绿色的。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种下的心愿——希望世博成功举办的绿树。冬去春来,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绿色。柳树随风飘荡,像婀娜多姿的舞蹈家。杨树沙沙作响,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松树像一位卫士一样站在街头。那么世博能不在绿色中举办的更好
回答者: 771953613 - 一级 2009-12-27 18:53
珍存城市的记忆,为了让城市更美好
在不远处卢浦大桥曼妙的背景下,一株大柳树,孤零零、静默地兀立在浦东原上钢三厂厂址的废墟之中。塔吊此起彼伏地在清理瓦砾,掘进机的钻头仍在“突突”地喧嚣着,继续拆旧……
蒿草在瓦砾之侧疯长着,有半人来高。
这里曾经被称为后滩,充斥着危棚简屋,如同城市里的村庄,其治安、卫生、市容之差,令人皱眉。如今,通向这里的道路已经被乱石阻断,鲜有市民的足迹了。站在这片飞扬的尘土之中,不免有恍惚之感:感觉历史就在你的身边呼啸着穿行——那一头,是近百年前的和兴铁工厂,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如稚子学步般,在黄浦江东岸亮相;然后是建国之初,上钢三厂在众目睽睽下出钢,不负众望,恢复生产,强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建设急需;而3年之后,2010年,这里又将别有洞天,上海世博会将在这片瓦砾之中美轮美奂地横空出世……
小小的后滩,就像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这里成了意味深长的隐喻和象征。
彰显城市之美,首先不能切断城市的记忆。正如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文华所称:要办好世博会,也要保护好珍贵的历史遗存。
为了对历史的珍惜,世博人正小心翼翼。“焕然一新”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正试图让明天的世博会,仍有着上海工业昨天的依稀背影,也试图从瓦砾堆中,尽可能地拾回一些晶莹的历史残片。以此,让这一届世博会,更有历史的厚度,更让百姓依恋。
特钢车间
“红线”吐出曲曲折折的心事,特钢车间将变成演艺中心
特钢车间因其内部廓大空旷,早年工人得骑着自行车在里面奔走。虽然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它也有幸被保留下来。
“为什么非得全拆了呢?”白文华反问。
这位曾经偕陈逸飞一起,主持策划过长寿路改建工程的原普陀区领导,对城市建设有着独特的理解:“许多城市都面临重建,但做法不同。我在美国进修的时候,对匹兹堡的改建非常欣赏。那里大量旧屋,因为交不起遗产税被弃,政府悉数接收,将之推陈出新,改造成服务业的载体,有历史感。我们对旧厂房的利用,其实非常符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中共上海市委代理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视察时,看到特钢车间,对保留的方案颇为欣赏。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演艺中心——昔日钢花飞溅之所,数年之后,则充盈着丝竹雅奏、衣香鬓影,城市的记忆在这里被精心地接续起来,演绎出历史和未来的对话。
事实上,细心的人会发现,世博会规划图的红线,曾经一变再变。为什么?就为了避免乱拆滥建和无谓浪费,为了尽量保存上海工业的历史遗痕,为了让百姓能更加安居,让世博会更有人情味。
从2003年起进行的会址普查结果,给世博规划注入新的思考。比如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的火力发电厂,非但不拆,还将之改造成绿色发电厂,注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充分实践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像居民小区南码头新村,原来也在红线以内。后来因涉及动迁人口太多,也从节约角度考虑,最终予以保留。
回答者: 夏老师你好 - 一级 2009-12-28 16:58
我的天哪,我要死翘翘了
回答者: vip小蝶 - 一级 2009-12-28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