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然后没签劳动合同,怎么打官司?能赢吗?

2024-11-05 01:21:0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未签劳动合同,打官司如果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只要有证据就能够取胜。
  如果由于单位原因,超过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你有工作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你肯定赢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回答2:

一般来说,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事故,需要首先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再申请工伤赔偿等。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有:

1、工资卡、工资条(需会计财务人员签名)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

2、职工花名册。

3、“工作证”、“工牌”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

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企业招聘记录。

5、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

6、同事证言(除非该同事已经离职,否则该条可操作性不强)。

7、向单位报销费用的单据。

8、个人网购物品邮寄到单位地址的快递底单。

9、个人信用卡账单邮寄到单位地址的快递底单。

员工应该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即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来要求单位赔偿。

如果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则可以证明你与单位存在雇佣关系,雇佣关系需要的证据不如劳动关系多,较容易证明。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主要在于用工主体不同,劳动关系要求用工主体必须是经过合法登记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而雇佣关系的用工主体主要指个人或者家庭用工。

雇佣关系下的工伤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生活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劳动关系下的工伤赔偿

工伤医疗期间的赔偿待遇有医疗待遇、工资福利待遇、生活护理待遇、工伤康复待遇。工伤致残的还有生活护理待遇、伤残待遇。若是因工死亡的则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亡补助金等。

工伤员工维权措施

1、自行向劳动保障部门提起工伤认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之相关规定,职工发生伤害事故申请工伤认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用人单位不申请,也难不倒劳动者。该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回答3:

2、如果私人老板没有营业执照,那么属于雇佣关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所以,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不要担心,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重要。
4、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 招聘 “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