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路
1、第一段写物质的重要性。
2、第二段说明在故人心中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3、第三段写给我们的启示。
4、第四段总结。
二、启示:
首先,物质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范缜《神灭论》早就否定了“灵魂不灭”,古人也说“饥寒起盗心”。在贫穷匮乏的地方,是不能指望建成一个文明的社会的。精神不能代替物质,它只能让人们忍耐饥饿寒冷贫穷,却不能自然地消除它们。用精神引领人们去富民强国,这样物质和精神就结合为一体了。
但是,儒家崇奉“君子固穷”,“穷且益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都在告诫人们必须把精神置于物质之上。所谓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物欲享乐过度,就会伤身害志,甚至堕落犯罪;对精神的需求当然也是有限的,但它易于掌控,成本较低,精神享乐过度也不致犯罪,引发社会灾难。
古人物质条件差,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引领;今天物质条件好了,可是各种诱惑也太多,五色炫目,五音乱耳,六欲惑志,七情迷心,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驾驭。古人之悲,是精神强大,却常陷入狭隘极端;今人之悲,是缺乏精神力量,常被物欲控制。
发达国家在长久富裕之后不知还能追求什么,不少人陷入精神空虚迷茫。求富有限,而求雅可以有极大空间和自由,精神的享乐确实是物欲之乐不能比拟的。那些富了反而去作死的,不过是精神上仍然不够强大充实罢了。先求得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再让精神大于重于高于物质,我们就容易幸福。
扩展资料:
古人重视精神的事例:
1、庄子持竿不顾。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两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这个故事是庄子的心灵真实的反映。它体现了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庄子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知道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更提醒我们:精神是有贞操的。
古人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可以向前方不断的努力
古人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独到理解,对于我们的启示有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