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

2025-03-27 09:57: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大家都说焚书坑儒,就把他们当成一件事情了,其实,这是两件事情:焚书和坑儒。

焚书和坑儒只是表面的一种现象,在深层次上是文化的冲突。

秦国位于西陲,它本身没有文化,到了战国之后开始从东方引进。战国时期的东方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齐鲁文化,另一种是三晋文化。

齐鲁文化重视的是历史文化精神,而三晋文化则比较功利。秦国中用的法家就是三晋文化,在秦国没有六国之前,两种文化各有各自的活动空间,而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天下的学人都聚集在了一起,矛盾就开始尖锐了起来。

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当时的博士官周青臣和博士官淳于越就争论封建分封制度的得失。李斯作为法家的代言人对分封制持否定的态度,他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点:一是当时的儒生厚古薄今太愚昧太固执,不懂得变通,借助古代的事情来扰乱社会的治安;二是尽管六国统一了,但是六国遗留下来的很多的辩士,这群人在民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利于统治。

李斯认为改变这种现状,肃清六国的毒瘤,就是烧毁诸子百家之书,让人们没有书籍可看,想要学习,只能学习法家,去当吏。

秦始皇一听李斯的建议,于是传令开始焚书。

焚书事件过了一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才有了坑儒发生。

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就招了大量的方术来到咸阳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其中有侯生和卢生两个人,私下里面就议论,说;秦始皇这个人太刚愎自用,对权力从不满足,这样内心都清净不了的人,怎么可能长生?然后两个人就跑了。

他们通了篓子跑了不要紧,秦始皇就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了咸阳的方士身上,四百六十多人被坑杀在咸阳。秦始皇认为这样做还不解气,就把天下的儒生方士都发配到边疆去戍边。

其实焚书也好,坑儒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维护新的执政制度——郡县制。

回答2:

秦朝不许学者们对朝廷的政治、经济等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把很多书烧了,有谈论《诗》、《书》的人全都要处死,奉命求仙问药找不到还乱说话,秦始皇就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在坑里了。

回答3:

秦始皇之所以要焚书坑儒,就是因为当时的这个文化对他的统治和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他只能采取这种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回答4:

因为秦国刚建立时,国内的思想很混乱,为了统一思想,促进全国文化的统一。

回答5:

因为地方书籍里面讲的内容和道理都不一样,而秦始皇想统一全国的思想,必须将书籍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