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 R5 要比酷睿 i5 性能好、跑分好,大多数厂商和装机者还是选择更贵的 i5?
谢邀。
锐龙5是不是在酷睿面前真的能全胜,这个问题姑且不论。我们就先来假设真的是全胜的情况。
这个问题,显然属于“工程师思维”。应该说忽略了一点:产品本身只是市场营销手段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完整的营销4P概念,包含渠道、产品、价格、促销四个要素,以及贯通始终的目标与定位。
好吧,这么说起来有点要长篇大论的感觉,完整地重复一遍营销学理论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打住,看几个实例吧。
1、品牌。
小白:帮我装机,我要Intel的处理器。
大神:AMD性价比高。
小白:AMD是啥?没听说过。
大神(甩过去一系列评测文章)
小白:原来AMD这么厉害啊。
大神:所以,用AMD吧。
小白:还是买i5吧。
大神:……
最终小白买了电脑。但不知哪一天,电脑挂了。小白怎么想?
如果是Intel,小白:CPU应该没有问题,可能是主板或者硬盘挂了吧……
如果是AMD,小白:你看,AMD的就是不行,当初就不该信他买什么AMD,这下被黑了!
这就是品牌偏见。Intel那5个音符的广告音曾被评为最有价值的商业广告音乐,品牌耕耘数十载,哪是一朝一夕就能颠覆的?
Intel每年电视广告、媒体广告、网吧培训会、校园培训会,投入比AMD多不止一个量级,要是没效果,Intel会白花这笔钱?
其他行业也一样啊,像Tesla汽车横空出世,叫好不叫座,累积销量能有BBA的零头?
2、渠道。
试想一下,假如我是一个小小的装机商,而Intel区域代理商是当地最大的一家代理商。除了Intel CPU以外,还代理华硕和GIGA主板、三星和AOC显示器、金士顿内存条、三星SSD等等一系列市场重磅产品。
今天大代理说,要推Intel,每周卖了多少Intel要给我报数,卖得多的有奖励支持。当然,卖得少的也没关系,嘿嘿,我也不能去砸你店啊。但分货的时候,我优先分给听话的不行么?下回我弄个捆绑套提不行么?或者我把卖得少的帐期给追得紧一点不行么?啥?这些品牌你一个都不卖?好嘞!你开心就好。
你是商家,你卖谁?
3、资源。
假如我是一个品牌机厂商,跟Intel每年有10个亿的贸易额,跟AMD维持2000万的贸易额。
Intel说,兄弟,你看我CPU市场刊例价这么高,给你的成本又好,出一台机器能赚XXX元,出不动的话,哪怕卖散片都有人兜底,不会亏。帮我多卖点,维持住市占,CPU订单单笔超过100K我额外再给你追加每片5美元的返点。
AMD说,兄弟,咱这回产品棒棒哒,卖我个面子,咱们各让一点利,把市占拱起来吧!
你是品牌商,你卖谁?
4、行业客户。
假如我是一个公司的采购,老板丢给我一个100台电脑采购任务。
分析了一下,用AMD的性价比比较高。但我知道,Adobe和Autodesk老版本的对多线程并没有那么深度的优化,一些模块AMD不堪用啊。要是把软件也升下级到新版本的话倒是可以,但算一下,一套需要XXXXX元,至少得采购XX套。这样一来成本比用Intel成本还要贵,在现有软件功能够用的情况下,怎么说服老板掏钱?
况且新版软件对老版本文件的兼容性如何,心里也没底。这个试错风险太高。要万一出什么问题,即便老板不说啥,那帮射基狮也得砍了我啊。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老老实实用Intel吧,至少不出错。
5、软件开发公司。
程序猿:老板,我们程序为Intel优化还是为AMD优化?
老板:优什么化!赶紧先把功能实现,尽快上线,以后再慢慢优化。
程序猿:老板,程序已经上线了。客户普遍反馈跑起来太慢,不太好用。
老板:Debug不要停,把主流用户配置也收集下,看什么配置比较多,优先优化这一部份。
程序猿:好,我做个问卷调查……这么看来,Intel的市场保有量比较大。
老板:好,那就先为Intel平台的做优化。
是的,Ryzen出来以后,AMD在DIY的圈子里,接受度确实比较高。
但要知道,DIY电脑只是一个小圈子。而计算机行业则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产业链。
商场如战场,做生意不能只靠喊口号。
一个亚文化小圈子,或许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但真的不要高估这种影响力。
华为笔记本从配置上看,锐龙r5略好于i5,价格哪个低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