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和太阳系中其他天体一样,都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锥曲线,太阳位于曲线的一个焦点上。如果偏心率e〈1,轨道是椭圆形的,e=1,是抛物线形的,e〉1就是双曲线形的了。如果彗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那么它便是一颗周期彗星。周期短于加年的称为“短周期彗星”,长于200年的称为“长周期彗星”。轨道是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便一去不复返了,因此称为“非周期彗星”。天文学家对1984年底已掌握轨道的992颗彗星做了统计:轨道呈双曲线的有104颗,占彗星总数的10.5%;轨道呈抛物线的有589颗,占59.4%;椭圆轨道的有299颗,占30.1%。其中长周期彗星有169颗,短周期彗星有130颗。
除太阳引力外,影响彗星运动的还有来自各大行星的引力。对于短周期彗星,木星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会使从远处向太阳走来的彗星运动加快,轨道改变,以致当这颗彗星再次回归时,人们有不曾相识的感觉。“天文学家把周期为3~10年,远日点在木星轨道附近的彗星称为木星族彗星,据1979年统计,可归人木星族的彗星有79颗。除此之外,还有土星族彗星、天王星族彗星和海王星族彗星,但数量就少多了。分别为8颗、3颗和9颗。彗星的命名
国际上对新彗星的发现一直很重视,平均每年发现的新彗星约4~5颗。一般都以发现者的姓命名,如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葛一汪彗星。此外还以发现时的公元年号和按该年中发现彗星的顺序加上一个拉丁字母命名,例如,我国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发现的两颗彗星是这一年发现的第2颗和第3颗彗星,因此临时命名为1965b和1965c。待观测资料增多,算出轨道后,就按彗星在这一年过近日点的先后次序,在年代后改用罗马字母,作为永久命名。上述两颗彗星即分别为1965Ⅰ和1965Ⅱ。
天文学家发现,周期彗星每次回归近日点都编一新号实在没有什么必要,老早发现的彗星追补编号也不太好办,有些新发现的天体一时还难于确认是彗星还是小行星。所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tAU)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采用新的彗星命名办法,即以现时的公元年号加上这年的那半个月的大写拉丁字母(A=1月1~15日,B=1月16~31日,C=2月1~15日,………Y=12月16~31日,Ⅰ除外),再加上在该半个月中代表发现先后次序的阿拉伯数字。这种命名方法与小行星命名法类似。此外,决议还用加前缀的方法使人们了解每颗彗星的性质。如P/表示短周期彗星;C/表示长周期彗星;D/表示不再回归的彗星;A/表示可能是1颗小行星;X/表示尚未算出轨道根数的彗星。今年1月30日日本天文爱好者于吉百武(Yuji Hyakutake)发现的彗星按此方法被命名为“C/1996B2”。
此外,对短周期彗星在其轨道周期确认后,按其过近日点或在其发现后在远日点附近被观测到的先后次序依次排列,在彗星名字前面加上编号,编为第1号的是哈雷彗星,2号是恩克……。如果1颗彗星已经分裂,那么要在名字后加-A,-B……,以区分每个碎核。
每年出现的彗星有新彗星,也有周期彗星。新彗星出现的天区和时间是无法事先知道的,周期彗星可以根据以往的轨道根数预测,但由于诸多因素,预报与实际情况有时会有较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