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遵循事物本然的发展规律,按照科目进行分类的一门学问。重点是:一按照事实;二是按照科目进行分类。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分类,社会科学有社会科学的分类,但二者都必须尊重事实。例如:社会科学中人的生命,按72周岁为生死周期,36岁则度过一生的二分之一,40岁、50岁等等,72岁的时候,很多人从事实的角度出发,确实生命就要快结束了,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科学,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一切事物,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心理的等等,范围及其宽广和复杂。自然是社会科学的背景或基础,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解放生产力是改变社会中束缚人的创造性的社会制度(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发展生产力是创造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一切机会、机遇或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但是自然科学技术,同样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实践中也需要技术。如“父慈子孝”也需要技术进行支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事实上,离开技术办不成事。学习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唯一途径,素质的提高,就是科学知识的提高。认识了科学,就能够更全面的提升人的素质,进而使人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力强了,就能够少走弯路,多办事,办好事,办成事,小事能够办好,大事业能够办好。
【科学】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精神是虚无的,没有个性,在浮浅无知的层面上自我构成,以绝妙的组合与大自然的节奏和谐。
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2里的非绝对对立性。
战略是寻找连续正理○17、科学的文明实体。
战术是达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质。
一个人懂得了文化进程,就走进了产生智慧、文明、科学的发源地。人类在文化进程中,通过自由的激情,在真理之前不可能达到完整性,因为包含了错误行为的那一部分,任何人从未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每一个人都有权让自己变得愚蠢,有权犯错,寻找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人是一个神秘的怪物,每时每刻都在矛盾的对立中期待着什么,一旦有了机会,便信口开河地胡说,想创造独有的理论,看似有着健全的理智,其实搀进了主观无知的闹剧成分,异想天开,任意发挥,荒谬之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文化、文明、科学、哲学,只是想证明自己,却忽略了正在表现的正是一个低级文化的残缺过程。人们并没有多少文化,只是简单地对名词的吼叫。文化的无知逐渐神话,与听众的无知共同走到一起,无知的结合赋予了文化进程的和谐,接受未来与过去共同的命运。在非理性的文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因素是复活的文化个性,能对文化人格进行区分。
文化的魅力来自智慧的偏见和野蛮,偶然性个案才能进入神秘的创新,当然也会引起争议,我们知道完整和分裂都是世界的面貌。文化的成型到鲜艳、炫耀、敏锐、透彻,才能表现出智慧的辩证和深邃。智慧就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
大自然用时间创造了文化的次序,人类根据大自然双重性和第三空地的优雅产生了博弈智慧的深度。这里引入战略和战术不同时空特性,战略和战术的对局或许可以给侦察定义。这里也是战略和战术的博弈,战术者(赌客)只懂得文化性质,战略家(赌场)还懂得文明实体。文化是一个进程,一个按时间可分的精神演变进程。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这是文化进程。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这是文明进程。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科学,这是科学进程。
文化诞生于谎言,文化又是虚无主义,只有文化才有万能的理性产生当代文明。文化来源于各种各样组织教育机构,来源于不同的格式和理解万事万物非绝对对立的意识态度,用哲学分化的倾向,用崇拜信奉的自由,带有部分痴化的偏见并给以肯定。文化就是去掉完整性,区分出是与不是才能在文化进程中完成探索、发现、发明。理性是真理的灵魂,真理是文明的胚胎,文明是科学的丰碑。文明的创新一定要战胜他人,保持和自然宇宙的一切和谐才能走向科学,科学用它的永恒、普适、唯一的三大不变属性,作为检验万事万物的准则,度量人的非物质文化行为博弈价值,也度量着有形的物理世界。
一、哲学方法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指导作用
任何文明、文化以及各个具体学科,甚至经验、事物的概念及定义,均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当早已失落了的中国哲学方法被重新拔萃出来后,中国人将对现代社会以及西方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定义、原理及理论等内涵,都要用中国哲学方法进行认识和检验,一场以普及中国哲学方法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复兴就要到来。
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化到文明状态,其首要的变化,就是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各个民族不同内涵的哲学方法。有了哲学方法的指导,人类各民族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文明创造。以中华民族来说,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是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6000年),这正是伏羲氏无字易经已将中国哲学方法集大成的时期,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从此在它的指导下大规模地被创立。
中华民族一直应用中国哲学方法创立文明及文化,进行着科学发现与发明,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17世纪前得以领先世界,完全是有了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而获得的。
然而,哲学方法是一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人类进行实践的方法,哲学方法这种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周易》有非常恰当的表述,即“百姓日用而不知”。可见,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了哲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它被应用的隐蔽性。
当今哲学教科书,也处于这种“日用而不知”的状态。忽视哲学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认识和不承认哲学方法的指导作用,是现今学术界的一个误区,也是哲学方法被应用时隐蔽性的证明,尤其是学术界用科学方法来代替哲学方法,就更显示出其对哲学方法的认识是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它们与哲学方法是什么关系,是我们首先要弄清的,也是今天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科学定义是由哲学方法指导确定的
当认识了哲学方法对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创立和生存实践的指导作用后,就不难理解科学的定义也是由哲学方法指导确定的结论了。科学方法的说法是含糊的,不确切的,细究起来讲的还是哲学方法。哲学方法分为西方哲学方法与中国哲学方法。
“科学”是近百年来很时髦的词汇,今天的“科学”,确切地讲是“西方科学”,已成为人们判断一切事物是非的标准,而且,也成为“西方科学”卫道士打人的棍子,霸道至极。凡事被戴上科学的帽子,就身价百倍;扣上不科学或传统的帽子,就成为谬误和落后。今天,当中国哲学方法被拔萃出来后,西方哲学方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西方科学”垄断的地位也同样将被摧毁,那种唯西方科学是从的行为和观念,将陷入尴尬的境地。哲学方法的中、西方之分,“科学”也必将分为中国(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了近百年的西方科学将遇到中国科学强有力的抗衡,运用中国哲学方法必定能收复这块科学失地:中国人将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中国现代科学的创立。中国科学中原本古老的学科――中医学,将重新恢复它的真实面目,展现它中国科学的无限风采。
由于中国哲学方法的长期失落,众多的中国人不但已不懂得中国哲学方法,而且一直在崇尚和灌输西方哲学方法,接受西方科学的定义,造成国人百年来自卑感十足。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学研究完全以西方哲学方法为指导方法,其结果只能是中国文化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正因如此,今人对国学也早陌生,对中医学则更是不解。甚至别有用心的人,居然把气功甚至中医学说成是伪科学,这也是当今西化在中国的典型表现。可见,西方科学不但无法涵盖中国学科,反而为了灭绝中国学科进行着围剿和屠戮。所以,中国人必须懂得中国哲学方法;必须懂得科学定义与哲学方法的关系;必须懂得科学为什么要分为中国(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道理。
三、中、西方科学定义
今天,中国哲学方法被拔萃出来以后,中国文化复兴就成为当今主要的文化趋向。对于许多西方哲学方法从微观认识得出的概念和定义,都要以中国哲学方法的宏观认识重新去给以中国式的概念和“定义”。明了中、西方的科学定义是现时国人急需补足的重要常识。可以预见:中国现代科学将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诞生。
(一)西方科学定义
西方科学定义有百多种。说明西方哲学方法注重微观,很容易对事物有流散无穷的认识。现选摘如下:
1.《辞海》1979年版: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2.《辞海》1999年版: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科学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整体方向蓬勃发展。”
3.法国《百科全书》
“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4.前苏联《大百科全书》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5.《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专业书籍对科学的定义,当然,这全是以西方哲学方法指导得出的。
(二)中国科学定义
根据中国哲学方法,是不用对科学下定义的,但为了与西方科学相配偶,特试做如下定义:
“中国科学: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胜物而不伤’,反映事物宏观的和微观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内涵和规律,并试图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存在状态,以此来说明事物、创立学科。”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是中国哲学方法的核心,中国科学将反映出这个核心内容。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当它一旦得以在国人中普及,西化在中国的蔓延渗透和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将结束。中国哲学方法将以其无比的魅力、深厚的文化积淀、强大的生命力掀起中国文化复兴大业的狂澜,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中国式的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应是有选择的站在西方科学基础上,一反西方科学技术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完全以中国式的顺其自然的宏观模式取而代之。
四、科学将有国界
当哲学方法分为中国的与西方的以后,科学定义也必然会分为两种,很自然地就可分为中国(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无独有偶”。这样,科学将有“国界”。当科学被配偶后,也证明了任何文明、文化,甚至具体学科、经验总结,都要有哲学方法指导才能获得。
哲学方法对于文明创立的重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任何个人所进行的实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其所属文化的哲学方法指导,而对此他是用而不知的。中国文化复兴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国人知道哲学方法的重要指导作用,自觉应用中国哲学方法。
五、中国哲学方法将破除西方“科学”的霸道
在目前的哲学教科书中,没有哲学方法的概念,更谈不上讲它的指导作用。而对西方哲学方法无法涵盖的中国学科,则均以传统的、经验的加以贬低和否定。例如,对于中国学科中仅存的中医学,在西化的强势下,被戴上了:“经验的”、“不科学的”、“前科学的”、“传统的”、“过时的”帽子,并且正在全面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被西医学改造,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而当懂得了中国哲学方法对中国学科的指导作用后,这些贬义的帽子和对中医学以西医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巨作”,就自然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因为,就是经验的医学也要有哲学方法进行指导才能被总结出来。
由于西方哲学方法喜欢给各个事物设定范畴,给出定义,造成了凡是不符合这些范畴和定义的事物,均受到排斥和否定。在其长期被应用的作用下,造成目前这种“科学”的霸道。在中国文化被西化的状态下,西化为这种霸道开了绿灯,现时,西方的“科学”已成为这种霸道的代名词。如今,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已濒临灭亡的境地,就是这种霸道造成的直接后果。
在这种霸道的垄断下,中国学术界,已明显地分为学院派与民间学派。学院派的学霸作风如今是肆无忌惮,根本不把民间学派放在眼里,学术中的百家争鸣已经见不到了,相反的却是排斥学术异己。民间学派是指用中国哲学方法研究问题的学派,虽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在学术上并不输给学院派。只是发表论文、进行学术争鸣的阵地全被学院派控制着,使得民间学派没有与学院派平等的地位和自由发表论文的机会。中国文化复兴将冲破这种学术垄断。
六、消除民族自卑感,进行中国文化复兴
今天,中国西化的进程愈演愈烈:在教育上,简化母语的教授,使大、中学生中文水平极其浅薄;而对英语的教授,则大有超过母语教授的趋势。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与文化延续的根,没有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必是悲哀的民族!对本民族儿童不去强化母语的教授,而把英语作为主要的语言进行教授,这是对本民族的“自杀”行为,这种做法将使中华民族沦为二等民族。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像我国这样强化英语教授而削弱母语教授的。这种行为在过去殖民地国家才存在,那是因为有殖民统治者用枪杆子逼着呢!
在医学上,中医学已到了近乎灭顶的境地,中、西医并重的宪法条文根本没有实行,西医学一直在统治着中医学。中医学在今天的弱势地位,同样是西化的结果。
长期的西化,给中国人带来了民族自卑感。已造成中国文化的大量毁灭、失落,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事实,但又是无奈的。由于清朝的统治,中国科学各学科遭到了压制和消灭,所以,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个事实成为中国人自卑的原因之一,也成为崇洋的借口。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股强烈的自卑感从此在中国人中蔓延,贬低和诋毁中国文化成为时髦和潮流。
当由易而出的中国哲学方法被拔萃出来后,一场中国文化复兴的高潮就要到来,届时,中国人将运用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进行新的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新学科的创立,现代中国科学将以前所未有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不言而喻,中国文化复兴将带来工业革命。中国哲学方法将重新回到中国人的头脑中来,拿破仑不愿看到的情景就要发生了:中国这头睡狮醒来了。那种对中国文化持自卑的、唯西方是从的行为和观念,将被这场中国文化复兴彻底打碎!
科学的具体定义是什么?答案
耿阁(鸣天士君)著
哲学鼎端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曰:“科学就是以最彻底的唯物唯质主义的哲学观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规律道理所达到的那种高等层级的认知的思想理论之学说。
科学的定义
科学: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的特点: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
讲述自己的论据和结论,让读者自行验证此结论是可重复的规律(科学)的过程,被称为科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