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要把长颈鹿当作麒麟

2025-03-24 07:22: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据郑和亲自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永乐十五年,郑和下西洋时,各国都争着进贡了本国的珍贵动物,其中“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
中外专家经考证指出,“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其中的“福禄”是索马里语“faro”的音译,英文译为“zebra”,是“斑马”的意思;花,则是意译,指花纹、条纹。“花福禄”指的就是“斑马”。“阿丹国进麒麟”,其所说“麒麟”是索马里语“giri”,即英文giraffe(长颈鹿)。《天妃灵应之记碑》中也说它“番名祖剌法”,因此可以说,进贡的麒麟就是长颈鹿。
以通事(翻译)身份三次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一书中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 由此描述不难看出,所谓“麒麟”即长颈鹿也。据悉,在日本,直到现在,长颈鹿仍被称为“麒麟”。

以上摘自
作者:雷霆崖勇士

来源:知乎

回答2:

第一就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当时朱棣夺了侄子的江山,正需要麒麟现世这种祥瑞来洗白自己,事实上基本只是牵强附会,毕竟图画中的麒麟,脖子长度跟长颈鹿完全两样。
还有就是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麒麟是以鹿类为主,融合了牛、羊、马的特点。
在民间,老百姓期望它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美好。
公元1419年,郑和带着马林国国王赠送的长颈鹿回到了南京。由于长颈鹿长相极像中国民间传说的吉祥之物麒麟,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国民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认定,马林国国王所赠长颈鹿就是麒麟。
麒麟在官员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时,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可见其地位仅次于龙,清朝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佩挂龙的标识,皇帝为黄龙、紫龙,亲王、阿哥、贝勒、贝子为龙子图案; 麒麟的形象现在仍然可以看得到。
麒麟是古代的仁兽,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宝,从古到今都是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
麒麟(qí lín):中国传统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回答3:

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