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的梅花拳变革

2025-01-21 01:02: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梅花拳秘谱》上说“夫我国拳术派别之众百有余门矣,但溯其源泉则一也。盖学者侧重于身体之一部,而展其所长另创一家,而门派生焉。迄今犹能保持原有状态具存者,仅梅花拳耳。”也就是说,其余门派的派生,是因创造者只是改变其门派的一部分,而没有继承它的全部。或者从本质上部分或全部改变。而梅花拳则不同,在它长达3000多年的梅花拳史上,虽然经过几次较大的变动,但其根本“以武之心”没有改变。它那“锻炼身心、治病救人、技击制敌、开发智慧”的功能也没有改变,仍然维系着“天下梅花是一家”的传统理念也没有改变。它历尽沧桑,几经巨变。至今仍然能保持着的精髓和原貌 ,的确堪称是中国武术界的一大奇迹。
梅花拳在其长达近3000年的历史上有几次较大的变革,每一次的变革也使它变得更加完美。第一次变革是在梅花拳第一大谱的形成。由华山道长董法利先师立。当时者有七人:董法利、关风龙、于进海,河北省平乡县人;杨天峰。江海青,河北省曲周县人;刘进玉、张玉峰,山东省泰安黄家岭村人。七位先师写成拳谱、拳书、拳规传于后人,书名叫《七星花拳》。第二次变革是在唐贞观17年,第二大谱的形成。当时有十二位先师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立。他们是:关青玉、杨玉海、王金停、张建才、张建生、吴世江、吴风芩、王纪论,江玉风、杨忠、马金华、孙可升。这十二位先师修书写成拳谱、拳规传于后人,书名叫《梅花杆枝梅》。
第三次变革是在宋代赵匡胤12年,第三次大谱的形成。由关青玉的后人关升风、张建才的后人张洪金、王金停的后人王大龙等修书成谱传于后人。公元1135(宋高宗赵构年间),梅花拳弟子曾有过一次较大的集会,王重阳创在梅花拳的基础上创“全真教”,在昆仑山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称“北七真”。他们中间真正把梅花拳传留下来的只有丘处机,他把佛、道、儒文化充分融入梅花拳中,并改变了王重阳“不入仕途,自放草泽”的初衷,是梅花拳“邱祖龙门派”始祖。卒于公元1227年,享年79岁,葬于北京白云观。留有一首五言绝句真言:“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到明万历年间,后百代第二代师祖张山将它作为梅花拳的排辈宝号。后来,乾隆年间,梅花拳第八代师祖张从富和北京白云观主持首明道人有将邱祖这无言绝句真言合续至一百字。于是就有了梅花拳的百字排谱。
第四次变革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定国公徐达、张长卫,王大山、杨传中、丁继芹、周定来、徐光心、曹新明、金龙(刘爱斗)十人修书,写成拳谱、拳规传于后人。
梅花拳从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有了更新发展,起了更大的变化,迎来了它的第五次大变革。四大谱被定位祖谱,在祖谱内分为十二小谱,十二小谱成为十二支、十二派。十二派在全国开始流传。由梅花精拳改为梅花拳。四大谱被尊为“梅花令”,以“正忠令”为祖。自此,全国各地的梅花拳共分十二支、三大派(三大家),即龙门派、青龙派、金龙派。
龙门派是第一家,掌门人张山。龙门派又分四支:龙门支、向阳支、桃梅支、杆枝梅龙门支掌门人张山,家住徐州铜山县小尖山村;向阳支掌门人苗进风,家住河北省邢台风门村;桃梅支掌门人张程,家住河北省平乡县王杨村;杆枝梅掌门人李全生,家住曹州。
青龙派是第二家。掌门人周传玉。青龙派分四支:青龙支、迷忠梅、见地生根无龙手、笑梅连声不问门。青龙支掌门人周传玉,家住黑龙江省放牛村;迷忠梅掌门人王志心,家住黑龙江省黑河柳村;见地生根无龙手掌门人孙大海,家住牡丹江柳林村;笑梅连声不问门掌门人杨忠天,家住牡丹江拉勾村。
第三家是金龙派,掌门人赵忠武。金龙派分四支:金龙支、一枝梅、落地梅、无叶杆枝梅。金龙支掌门人赵忠武,家住山西省辽县;一枝梅掌门人李春虎,家住山西省榆社县;落地梅掌门人徐伟胜,家住山西省平顺县石城;无叶杆枝梅掌门人张龙生,家住山西省襄恒县土苍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