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2025-01-19 22:12:0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④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⑤北宋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⑥元朝新发展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⑦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回答2:

(1) 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空前强化→清到顶峰。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
①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
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从控制
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③中央机构。秦始皇时期三公九卿;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
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④官吏选拔制度。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
清时期八股取士。
⑤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
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设三司,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的官吏。
(5)历史评价: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
B、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C、为封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
D、同时。它也是造成历代封建王朝中后期腐败的根源。
E、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制度愈来愈加强,并且逐渐趋于反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明清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一)明朝建立后,为加强君主专制:
(1)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调整。
①废丞相制、中书省,权分六部。明承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管全国大政。置左右丞相,专决政务,统率百官,对皇帝负责。朱元璋鉴于丞相和中书省权力过大,便借“胡惟庸案”,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明成祖时进一步调整中央机构,正式设内阁(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强化皇权。
③改革中央军事统帅制度。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掌统兵权和调兵权,相互制约,最高军权由皇帝操纵。
④废行省,设三司。明承元制,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总管一省军、政、财、司法大权。后来明太祖颇感其职权太大,无法控制,遂于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其区划大致相当于行中书省。全国共13个,设左右布政司各一人,负责一省的民政和财政,是中央派往地方的代表。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掌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三司分立,互不统属,权归中央有关部门。(2)颁行《大明律》,极力维护皇帝专权。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厂卫制度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最突出的表现之一。“锦衣卫”设于明太祖时,东厂设于明成祖时,西厂设于明宪宗时。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是特务部门,专门从事保卫皇帝的侦缉活动,逮捕、审讯、刑杀均不通过政府的司法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者性质和任务相近,但又有不同。其一,锦衣卫是军队。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两级制。卫是军队的一级编制。锦衣卫原为侍卫仪仗的上直军。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将其改为“锦衣卫”,包括有12卫,约五六万人。而东厂、西厂则不是军队性质的组织,可以说是纯粹的特务组织。其二,锦衣卫的长官一般都由外戚或功臣担任。明太祖不许宦官干预朝政。而东厂、西厂则由太监统领。其三,厂、卫不是并行的,卫在厂的监督之下。
⑷八股取士(命题、答题、文体)、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⑸分封诸王,拱卫王室,抵御蒙元残余势力。
丞相制的废除和厂卫制度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最突出的表现。前者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后者表明皇帝对臣属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对大臣的防范力度加大,皇权空前强化。
(二)清朝空前强化中央集权:
⑴清承明制。清初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同时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⑵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康熙帝时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的机制。雍正帝时为适应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挑选亲信满汉官员充任。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从而使中央六部长官和地方军政首脑都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六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撤销),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⑶大兴文字狱。压制汉族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权威,强化中央专制集权。
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是清朝中央专制集权的最突出表现。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作用。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
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主要起消极乃至反动作用。
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对外交往和抵御外族入侵;
(2)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组织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生产;
(3)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范围内的传播,如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前期中央集权制
度的巩固,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
(3)思想上,专制统治制度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
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四)封建制度的衰落
⑴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其核心是皇权加强,从而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
⑵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在当时仍具有进步意义,对粉碎内部的分裂叛乱和外敌入侵,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重要作用。
⑶明清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表现,表明常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护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只得靠强化皇权(绝对化)、特务统治、文字狱等加强对臣僚及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
⑷这些措施违背历史潮流,极端腐朽反动;同时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正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出更大的消极作用。
这一切表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性逐渐减弱,日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