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问题颇有感慨,我们那届也有多同学都是拨尖进来的,但是最后大学都没考上,主要是原因是他们在高中太好玩.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还是很想读书,而且基础也不错,如果你从现在起把时间都利用好,一步一步上,完全有可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尤其像你种追赶型的,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然费时不讨好,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死读.这样你也轻松不少...还有一些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的小细节:不要买很多资料书,一定要找一些紧跟高考脚步的,再就是经尽可能的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这样你的学习会事倍功半..祝你好运!
看了你的情况
我觉得你能行!
低调地明示下 本人北大毕业 当时是河南考生 现在在Toronto Un 读MBA
高考不想你想的那么困苦
十五、十六岁时,我已经把大学的《高等数学》自学完了。我当时以为我以后就不用学习《高等数学》了,但没想到又陆续学习了10多年的高等数学。
中国的教育制度中,过分重视数学,是一大弊病。中国目前教育体系中对数学的偏执,与中国古代科举中对“八股文”等的偏执,可有一拼。
而各类数学“辅导班”,则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又一利器。
在北京,从幼儿园的所谓“益智”数学辅导班开始,到小学的“奥数”辅导班,到初中、高中的各种辅导班,一直到考研的各类数学辅导班,比比皆是,可谓壮观!
数学,对于现代中国人,有多大多用?以我为例,我大学读土木工程时,数学可以说是比不可缺的工具;到了研究生时代,钻研计算机软件,对数学的要求也很高;后来,又学习金融、经济等理论,数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但我从来也没有发现,我从小费劲脑子钻研的“用五条辅助线解出一道平面几何题”之类的东西,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实际上,在中国,学习数学的目的已经演变成为干掉其他学生,谋求一个“好出身”的重要武器了。
如果说,中国人多学数学、深学数学,可以变得更聪明一点。那么,最终出现的“题海”战术,则也大可能使中国人更聪明!
从变得“更聪明”的角度,数学的优势在于“变”,在万变中找出巧妙的切入点。实际上,对于真正的学习者来说,做数学题目,实为一大快事!
你状元专心学习,我笨蛋却始终“狠劲”十足! 你状元每学习45分钟就休息一会儿,我一坐就是4个小时! 你状元不谈恋爱,我笨蛋杜绝对爱情期待! 你状元抱住一种学习方法不放手,我笨蛋随着学习的进步,使用越来越高级的学习方法! 你状元用数学的学习方法学物理,我笨蛋用物理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 你状元考好了高兴,考不好难受,我笨蛋始终保持轻松愉悦振奋,并不断产生自信心,自信心越来越强大! 你状元“劳逸结合”,我笨蛋有时间就锻炼身体,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大脑始终非常清晰! 你状元用巧妙的解题技巧解题,我笨蛋用直觉解题! 你状元善于深入思考,我笨蛋达到了深入思考无间隙的境界!
提高学习状态是个长期的过程
良好的心态需要数月、数年、甚至一生的不懈努力;身体状态取得明显的提高,也往往需要数月、数年的不懈坚持;任何一门课程要取得明显的进步,往往需要数月、数年的时间积累;而学习状态的提高,也是如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些人以为只要考试前将自己的心态调整一下,好好休息一下,考试时的状态就会很好,这是一个误区。
实际上,你考试时的过度紧张、发挥失常,往往是你平时学习时气恨、忧郁、软弱、压力过大等不良心态的综合体现;考试时出现大脑出现一片空白,大脑反应迟钝等也是你平时不注重作息、不锻炼身体的集中体现;同样的,如果你平时学习时,每学习一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学习强度稍微大一点,学习时稍微感到焦躁、痛苦就不愿坚持下去,每次学习时间稍微长一些就感到大脑清晰度下降,那么,你想在考试中的两、三个小时中始终反应迅速、灵活是很难的。
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有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做支撑
火车必须在火车轨道上运行,而汽车则必须在较好的公路上运行,而自行车则可以在各种小路上运行。火车能够大载重量高速稳定行驶,是因为有扎实、平稳的火车轨道做支撑。
要想能长时间、高强度学习,而大脑始终很清晰,你就要有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做支撑。
你可以通过提高心态,如提高“狠劲”、保持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等,来保持和提高学习状态;你还可以从作息、饮食、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提高身体,从而提高学习状态。
对于高考者来说,要想取得不断的进步,就要从心态、身体、学习方法等全面提高自己;所有高考范围内的课程都要进步,不要将宝押在某门课程身上;对于某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各个部分都要进步,不要某部分学习的很好,其他部分学习的很差。
学习“狠”为先,不断提高“狠劲”,你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产生自信心,你就能够在成功后更加成功,挫折时仍然斗志昂扬,面对强大敌人时毫不畏惧。
杜绝对爱情的期待,你才能把自己的一切凝聚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最深层的平静,才能产生最强大的力量,产生最强大的自信心。
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平静自己,保持轻松愉悦振奋,你学习时才能更容易进步。
保持和延长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延长每次最长学习时间、不断增大学习强度、保持和提高大脑清晰度,你每天进步的更快。
根据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和每门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随着学习的进步,使用更高级的学习方法,加大更高级学习方法的学习时间在所有学习时间中的比例,你进步的会更快。
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之后,不断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找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把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进行归类,使本来含混的东西越来越清晰,勇于抛弃无用的、重复的、不很重要的东西,使原来复杂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简单,使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简化。
一般的,学习时感到心情愉悦,容易产生满足感的学习方法,往往就是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时总是感到烦躁、总是不容易积累学习心得、不容易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学习方法,往往就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初级阶段者,尤其是入门者和尚未入门者,要不断尝试各种学习方法,无论是好的、“笨”的学习方法,只要是学习时能产生满足感,能产生学习心得,能积累知识,就行了!
中级阶段者,使用某种学习方法,如果学习时能深入、更精确,感到更凝聚、更“狠”,往往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高级阶段者,使用某种学习方法,则是要感到反应更灵活、大脑更灵润、知识更清晰。
达到至高境界,你就可以遂心所欲的使用各种学习方法,你总是感到心情很愉悦。甚至,你学习时,没有学习方法!因为,各种学习方法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
真正的学习者,无论面对多么大的挑战,无论目前有多大的困难,总能精神振奋;总是把自己的一切凝聚于学习,无论独处的时间多久,无论多么的孤单,总是心情愉悦;无论遭遇多么大的挫折,意志不但不消沉,反而更感到面前一片光明。这就是“明”。
真正的学习者,学习时“狠劲”很足,攻坚能力很强,总是能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上的困难,而且始终大脑清晰、心情愉悦,反应灵敏,这就是“明”。
未来一片光明:有的人,面对孤独时,虽能把意志凝聚到学习中,虽然“狠劲”十足,也能不断产生自信心,但往往心情不够愉悦。如果你对未来感觉有些灰暗,情绪有些低落,你学习和考试时的灵活性就会下降。
有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是逃避、犹豫,或者是虽然继续坚持学习,但往往感到沮丧和痛苦;有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继续坚持学习,甚至受挫越多、斗志越强,但往往对未来感到灰暗,心情过于沉重;达到“明”的境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然斗志昂扬,心情愉悦,感到未来一片光明。
大脑始终清晰:在学习状态上,要想达到“明”的境界,你在学习时,甚至是除了睡觉之外任何清醒时,都要始终保持最清晰的大脑。
反应始终灵活:在学习上,要想达到“明”的境界,你就要多做灵活性题目,多做综合性题目,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奇兵——冥想:经常冥想“明”的东西,如明亮的阳光等
就说这么多吧
其实这些都是我的秘密,全公布给你
愿你能来我的大学!
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行的!
高三是很累的,是用题海建立起来的,想这个时候复习,真的有点晚,但是,如果你时间抓紧的话,也许还有机会。
这次高考的高处我们省重点线60分,说实话,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我高三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课。这个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一点,上课很重要,在高三,任何的复习计划都要配合着老师的教学。
第二点,看书,有时间就多看点书,看书的过程其实是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高考有70%是基础题,这次高考我也在基础题上吃了大亏,理综在实力的基础上至少减了30分。
第三,我告诉你一个诀窍,高考试题基本都是历年权威的试卷上找到的题目进行一下改编,或者是下一学年(即你们高三时,高二的课本)的新内容改编来的材料题等等,还有就是高考每三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你最好看看三年前的高考试卷出什么题目,然后多做历年高考题,这回对你高考有帮助的。
以上三点是我想到的最重要的,打字很累的,其他的什么复习计划什么的,我就不详细说了,相信你也在这方面仔细考虑过了吧
学习靠的就是效率,最有效率的学习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多做(题,先易后难)
英语多背(单词先,语法后)
地理多理解(不会理解的人学不好地理)
政治历史 (面——线——点的学习方式,即整体——部分)
语文多读(主要是学习回答方式)
以上排名按拉分差额排列, 多年经验全在这了,希望能加分哦!
我是今年高考的,呵呵。
你首先应该明白,你将面临的是高考,所以你就必须适应他的游戏规则。高考题是必做的,你最好做<<十年高考>>,其它许多旁门左道的习题,看似很新,有创意,但不适应高考,可以不做或选做。其余认真听讲,做笔记,作业等基础必须做好,这是你鱼跃龙门一展雄姿的资本,必备的,有了资本,就要升华了。在备考后期,把笔记、资料、习题、错题等都那出来,总结,连接成链成网。
最后忠告:天道酬勤,不要太在意自己平时成绩,只管低头努力学习,蘑菇是在阴暗的环境中长成的,黑马也是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成长的。
高三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成绩
高三一年是冲刺的一年,要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要兼顾各科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年的时间显得十分的短暂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把最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报?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掌握偏弱的科目会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将同样的时间和经历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会更大。
备考不能过分“聚焦”
竞争中经常是光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了。从求知出发看高考,就会少点浮躁,少点急功近利。一些同学,从高一起就把矛头对准高考,非高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课本参考书不感兴趣,好像这样就能“聚焦”,就能赢得高考。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语篇中学外语。学英语,有的人专攻单词、语法和习题。这种高效率的办法并不一定适合你,相信,也不易达到好效果。喜欢看“杂书”,这兴趣也可迁移到了学外语上,兴趣恰恰是学习外语的最大动力。另外,对于课本:从语篇中学习一切知识点,这样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能培养整体理解能力,还利于在写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结构。
语文的复习,应分块归纳。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分块,采用不同方法。基础知识,按老师的要求从参考书上挑出的十几页知识点复习,强调在快速多次重复阅读中加深记忆痕。对阅读,依*自己较强的阅读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适应题型上。
轻重分明,全力补弱
在高三复习中执行的方针是:轻重分明,全力补弱。即:要对自己一向学得较好又学得轻松的课给予充分信任,少花时间,节省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外语基础较好,所以复习重点放在课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对其中自己较突出的弱点予以额外训练;对历史、政治则是课上努力,自己适当超前一点进度。这样,强科中的弱点和弱科,就是复习重点。
数学重点应放在研究综合题上,但不必过滥;由于平常学习总是按章节进行,综合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就会不足,所以应重点弥补;外语,坚持语境中掌握知识的观点,熟读已陌生的课文,再做一定量习题,注意总结过去的错误;历史,应该“书必常看,题要精做”,不能扎到历史科学的汪洋中,而应安守课本。看课本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抠得过细,也不要见木不见林。所以千万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抓联系:课本段篇章之间的联系,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弄清这些联系之间的联系。
学习阶段虽长,却易被忽视。因为真正的直面高考,当属高三。高三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可能创造奇迹的一年。我要说的是,高三的奋斗确实能使你的知识产生质的变化,但任何妄想以前瞎混、仅*高三苦拼的思想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以前瞎混过,那就要付出比别人多若干倍的努力 ! 跨入高三,也就意味着复习的开始。复习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种综合。复习很讲究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真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 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作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都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我今年刚高考,和你很像啊,都是到高三才开始意识到,没关系,只要你的底子不是太差,高三一年就是决定高考的一年,所以你要努力啊,给你一些小小的建议:
1.明确自己的漏洞,有针对的补,这很重要,毕竟高考可不允许缺科的。
2.第一遍复习时,跟紧老师,作业一定要做,别偷懒,(我那时候就没做,到最后就后悔了)
3.在第一遍复习时,一定把你的弱科追上来,要不到最后就没时间了,都是一套一套的题,有补漏的时间才怪。
4.在后边时候你要注意限时训练,同时纠错要注意,写纠错重要,平时看纠错更重要,很多人都光写不看,那不就是没用了吗?也不要考前再看,没时间消化的。
5.要和同学多讨论,学习各家所长吗。6.最后我要说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思考,一定要勤思考,这点切记,切记(思考的内容很多……自己体会吧)
加油啊!今年我走的学校,我很满意,预祝你明年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