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诗坛上,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文化渊源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王维被称为"诗佛",其作品空灵静寂,呈现出佛释境界;李白号"诗仙",其作品飘逸超迈,自然清丽,流溢着丰厚的老庄精神;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稳健典雅,沉郁顿挫,包蕴着深沉的儒家情怀.
杜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读书漫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与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可贯穿其一生的是对诗名的向往和对功业的追求.与李白不同,杜甫没有那样多的洒脱与狂傲,更多的是执着与掘强.在他的心中,始终充满了热情与痛苦,他把不尽的热情与绵绵的痛苦沉积在心底,如春蚕吐丝一样,抽绎出了那么多的浑厚、雄壮、沉郁、苍凉,他的博大深沉的情怀、他的深邃坚韧的追求、他的无奈的漂泊与无穷的希望,都让后人感叹、沉思,并一如既往地将其沉积到历史的深处.
杜甫其人其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与"诗史",究其根本,是杜甫以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借助如椽的诗笔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杜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和陶渊明之后再一次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关联.如果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感受到其中透显出的厚重拙大的忧患意识,会感受到其鲜明、具体的"诗圣"人格: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愿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诗人以愤怒的激情,谴责朝廷权贵的肆意挥霍.尤其"朱门"两句,以抗鼎之笔撕破了盛唐的面纱,集中揭露了统治者的聚敛和靡费所造成的"荣枯咫尺异"的强烈反差.这种思想和情感,贯穿了杜甫的整个诗歌创作中,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谓为"诗史",实不为过.
"三吏","三别",讲述了征兵暴政,猛于虎;而<<兵车行>>,则揭示了"武皇开边"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灾难比战乱更加深重.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征伐,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歌似乎娓娓道来,但蕴含着长歌当哭的激越的情绪,其悲愤、忧患、反抗与执着自然地流溢出来,深深地感动着无数读者.其实,杜甫不只是从这些具体的地方来反映和批评现实,在很多地方还从大的地方进行总结,如<<北征>>即"以皇帝始,以皇帝终",是"一篇大结撰",全诗把皇帝和国家放在中心位置,尖锐地指出唐玄宗这位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不过只比商周的亡国之君稍胜一筹而已.
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残暴政治的批评,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由于杜甫把这种基本思想深深地沉积到他的诗歌中,所以,他的诗歌才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处,才有着恒久的魅力.
儒家文化极重人伦情感,在这方面,杜甫表现得十分突出.其对妻子感情至笃,在他的诗中,表现对妻子得思念,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回忆与妻、子得快乐生活,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表达对妻子和子女的担忧,有"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表达对妻子的感激,有"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如果深入品味,我们确实会在杜甫的诗中体会出那股潜隐其中的深厚的"仁德"味道.如<<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样的呢?啊,原来她在青翠无垠的齐鲁大地上拔地而起.那象征着仁德的泰山啊,也只有在这富有仁厚之心的齐鲁平原上才能孕育成长;这分割阴阳、昏晓、仁与不仁的泰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是造化的钟爱,"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造化只钟爱那些仁德之物.登上泰山,是怎样的感觉呢?那在胸前荡漾的层云啊,仿佛要让人凌空而起,但脚又踏在坚实的泰山上,这也行就是那种执着而又超越的感觉吧,再加上归巢的鸟儿,仿佛都归入了我的眼睛和心灵,天地万物就都摄入我的胸怀;当人登上绝顶的时候,真正体会到了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那就获得了超越的人格,可以自由地俯瞰万物.杜甫把诗当作他的儒家人格的外化,他的诗与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审美追求密切相连.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向左转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为诗史,因为杜甫身处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深刻感悟了现实的残酷,诗人本身也命途多舛,晚年贫病潦倒,所以他的诗是非常能反映当时社会情景的,所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三吏,三别以及一些其他诗歌,都深刻反应出社会现实的黑暗.例如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是诗圣 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我在书中学过很多他的诗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因素
1.杜甫本人家境贫困 体弱多病 正处在衰败的朝代 竟可以忍受世俗不理解的目光 仅凭借着自己的爱心 同情心 正义之心 勇敢的做出千古绝句 是很好的
2.他的诗歌也是非常不错的 每一首都是意义深刻 虽没有如此华丽的辞藻 可是富有真情实感 犹如出水芙蓉一般 清高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又体恤民心 再加上天赋 深受众人的喜爱
我认为这是就是原因 可以仔细阅读他的每一首诗 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