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相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接线:
单相三线,上面两孔L口接火线,N口接地线,下面的PE口接地线。
2、TT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接线:
三相四线,上面三个L口分别连接三条火线,下面的N口接PEN线,右侧的PE接地线。
3、TN-C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接线:
三相四线,上面三个L口分别连接三条火线,下面的PE口接PEN线。
4、TN-S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接线:
三相五线,上面三个L口分连接三条火线,右侧的N口接零线,下面的PE口接地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不仅仅是作为防雷电浪涌的元件同时也是防过电压的元件,因此在选择的时候有很多注意事项。同时由于雷电浪涌及过电压时的电流很大,因此在配电箱内的安装同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是关于浪涌保护器在配电箱内的正确安装方法的解析。
接线规则
1、中间接地排尽可能靠近浪涌保护器。这种接线方式能确保对敏感设备的保护。这样,电源进线和接地线的长度都将最短。
2、应该遵守的第一条规则是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子到它的后备保护断路器(保险丝)的接线长度不应超过50cm。
3、外部电源由配电箱的顶部进线
4、到被保护设备的馈电线必须与浪涌保护器端子和后备保护断路器端子正确连接
5、为了遵循电缆长度尽可能短(L<50cm)的规则,相线和中性线应该直接连接到断路器,地线应连接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建议在民用配电里参照如下接法连线是应尽量使用梳状母排,这样可以获得最佳的布线。
6、相线、中性线和地线的连接必须非常紧固以减少回路的表面积。
7、浪涌保护器的进线与出线的布线必须相互独立以减少对被保护线路的干扰。
8、接线电缆必须平贴配电柜的金属框架,以此减少框架环流,增强对干扰的屏蔽效应。如果被保护负载对过压特别敏感但配电箱却又是塑料架构的,塑料配电箱就必须更换为金属配电柜。
9、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检查配电柜金属框架是否通过很短的连接接地。
10、相线/中性线接线端子尽可能靠近断路器。
11、最后,如果使用屏蔽电缆,必须去掉额外没有效用的电缆长度,否则会降低屏蔽效果。
连 接
连接长度应尽量短。实际上,设备保护的本质之一是使得回路的最大电压小于设备的最大耐受电压。浪涌保护器的保护水平需要根据具体的被保护设备做最合适的选择。连接的总长度L=L1+L2+L3应小于等于50cm。这意味着在高频电流下回路的阻抗特性大概是1 μH/m。
如图:将电涌保护器的进线端与要保护的元器件的控制电源并联上,电涌保护器的出线端直接接到地上面就可以了。
电涌保护器接线如图:
电源进线接电涌保护器输入,
输出接总开关电源端。
作用: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在母线上街上电涌保护器,然后接地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