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1秒钟能垂直下坠4.9米。
假设是初速度=0的自由落体运动。
S=0.5gt²(g=9.8m/s²,t下落时间,单位秒)
S=0.5×9.8×1²=4.9(米)
扩展资料: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是任何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至少在最初,只有重力为唯一力量条件下产生惯性轨迹,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
由于此定义未明确初速度的方向,它也适用于对象最初向上移动。由于自由下落的情况下大气层以外重力产生失重,有时任何失重的状态由于惯性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这可能也适用于失重产生是因为身体远离引力体。
虽然严格的技术应用的定义不包括运动的物体受到其他阻力,如空气阻力,在非技术用法,会通过气氛没有部署的降落伞,或起重装置,也常被称为自由落体。阻力在这种情况下,防止他们产生完全失重状态,从而跳伞的“自由落体”后到达终端速度产生感觉身体的重量是支持在一个气垫。
自由落体运动源于地心引力,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初速度为Vo=0m/s)譬如用手握住某种物体,不施加任何外力的理想条件下轻轻松开手后发生的物理现象。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0.5gt²(g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g≈9.8m/s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是不断变化的,跟地球的引力有关联,从1千米下落大概需要14-15秒左右。
和体重没有关系 要是有关系的话 应该考虑空气对体型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考虑阻力的话 一秒钟下降的距离和时间成二次关系 根据公式s=1/2g*t*t
计算 式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 经常取值9.8m/s*s t是你从开始下降的时间 这个公式适用于无初速度下降
速度是变化的,从开始的0米/秒,到最后的138米/秒,是不断变化的,
不管从多高的高度跳下来,都是重力加速度为多少一秒下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