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算法研究
尹继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10071)
摘要在阵列天线的应用中,需要控制阵列天线的方向图达到合适的副瓣电平要求。本文在对已有的一雏阵
列方向图综合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理论的二维阵列天线方向图的综合算
法,将待综合阵列假想为自适应阵列,通过不断调节对阵列施加的干扰,再由自适应算法调节阵列权值,最终得到
合适的方向图。
关键词方向图综合波束形成
1 概述
多年来低副瓣天线方向图的综合问题一直受到
很多关注。Dolph在他的经典论文心J里导出了等距
线阵的阵列权值,它可以在给定最大旁瓣电平的情
况下使波束宽度达到最小。Taylor在他的论文L3』中
得到了一种孔径分布,它可以在靠近主瓣的区域产
生等幅度副瓣,而使远处的副瓣电平逐渐减小。由
于等距线阵的方向响应与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有
类似的对偶关系,有关FIR滤波器的低副瓣的设计
方法,可以应用到阵列设计中形成低副瓣波束方向
图。还有许多其它阵列综合方法,如伍德沃德方法、
微扰法、统计法等等uj。
这些传统的阵列综合方法的限制在于,它要求
阵列是均匀的或者阵列单元的排列要有一定的规律
性,特别是在综合阵列时并不能将阵元的方向图特
性考虑在内。近年来随着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理论
发展起来的阵列综合算法可以克服以上方法的不
足,有效地解决那些非全向阵元、阵元之间方向图不
相同、阵元间距不相等甚至阵元随机排列的不规则
阵列的综合问题。
2 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的综合算法
应用自适应阵列理论进行方向图综合最早由两
篇论文提出。首先,Sureau和Keeping采用自适应阵
列方法寻找圆柱面阵列的权值,在另一篇论文中,
Dufort也建议使用自适应阵列理论进行方向图综
合,并解析地得到了要求的阵列权值。Olen和
Compton描述的方法H J不同于Durfort的方法,用于
产生所需旁瓣特性的干扰谱是通过递归反馈过程得
到的,通过对于扰谱的迭代,使方向图收敛于所需的
结果。
自适应处理可以使天线方向图在干扰方向上产
生零点,如果从某个方向对阵列施加干扰,则通过自
适应处理,天线阵列方向图相应方向的电平就会降
低。应用这个特性,我们将阵列想象成自适应阵列
来应用,可以采用迭代算法,通过不断施加干扰,使
阵列响应信号环境,调整权值矢量形,来压制方向
图的旁瓣,控制阵列的方向图的形状。权值矢量被
调节到使阵列输出信号对干扰加噪声的比(SINR)最
大或均方误差最小(MSE)。
由于干扰是我们事先安排好的,因此有关干扰
的统计特性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这样,计算求解最
优权值可以采用直接矩阵求逆(DMI)的方法,根据
公式
1
%=÷R:1u:(po) (1)
直接求得最优权值HJ。其中,R。为接收非期望信号
(含噪声)的相关矩阵,西。为目标方向,%为目标的
方向矢量,A为拉格朗日乘子。
由于DMI方法涉及了矩阵求逆,所以需要保证
相关矩阵是非奇异的,我们必须将接收机的热噪声
考虑在内,而每个通道的热噪声是统计独立的,它们
之间互不相关,保证了相关矩阵的非奇异性。
假设将给定的阵列单元当作自适应阵列的单元
来使用,通过选择导向矢量将它的主波束指向期望
的方向。为了降低旁瓣,假定有大量的干扰信号施
加到阵列的旁瓣区,通过计算机求解自适应权值,然
后再计算自适应过程产生的方向图,并和设计目标
相比较,如果旁瓣太高,就增加相应角度上的干扰功
率,反之,如果旁瓣太低,就减少相应角度上的干扰
功率,然后再重新计算新的权值。重复进行这个迭
代过程,直到得到合适方向图,最后的自适应权值就
是实际阵列的设计权值。
20吆年第28卷第5期无线EL翊I,信技术21 万方数据
对于二维阵
列,采用如图1所
示坐标系,目标方
向为OP,目标的仰
角为E,方位角为
·
A,则OP的方向余
弦为
图1 阵列坐标系选择
r 008口3 COSEcosA
{cos8:cosEsinA (2)
tCOSy:。i。E
以坐标原点0为参考点,信号到达0点的波阵面
可近似为过0点的垂直于OP的平面,其方程为
XCOS口+ycosfl+ZC08),=0 (3)
考察阵元绞,其在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b;,0),则
它到达该波阵面的距离为
d£=aicos口+bicos#
=aicosEcosA+bicosEsinA (4)
这就是各阵元与0点之间的波程差,它是阵元坐标
在OP方向的投影。
二维阵列的阵因子为
f(A,E)=Σ埘i一[竽t1 (5)
叫为阵元的加权系数。
对于阵列为M X N的矩形阵,首先将二维阵列
的表示为一维形式。设二维阵列接收的信号矩阵为
阵列的加权因子矩
l并11 石12
X21 X22
L XMl XM2
阵为
"11 埘12
W21 W22
.WMl WM2
.
lcllN
。’’ W2N
:
●
.
1^)啪q
(6)
(7)
我们将x的各列首尾相连拼接成一维矩阵x
X=[髫11,石21,.,菇肺l,茗12,茗22,.,茹舰,..,
茗1_】v,省2_】v,.,戈肘Ⅳ]r (8)
同样,将形表示成一维矩阵形
W=[形.耽1,.”,%1,形12’%,.,吼2,
..,形1Ⅳ,耽_】v,.,‰]7 (9)
对于非规则的二维阵,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表示成
一维形式,只要注意在一维化的过程中,x和形中
的元素要一一对应。
阵列接收的信号为
X=Xd+x。+X。=Xd+X。(10)
施为期望信号矢量,B为接收的噪声矢量,每个分
量的方差均为盯2,Xi为在方向图副瓣区配置的干扰
信号,干扰的个数为Mi,干扰的分布是二维的,噪
声、干扰和信号之间互不相关。阵列接收的非期望
信号为
蜂
X。=以+X;=X。+ΣX。(11)
x。的相关矩阵为
R。=F<工:z:+茜z积二)
=盯2【,+蔓k(%)U纛U:] (12)
其中邑为干扰一噪声比,代表干扰的强度,Ui为干
扰信号的方向矢量。
在迭代过程中,要将主瓣区和副瓣区分开,再按
照下式分别调整干噪比,
;/八:f,o ,圭瓣区(13)
m(k+1)2 i。ax[o,r。(t)]副瓣区11h(%)=;h(&)+Kip(A,E,k)一£(A,E,k)] (14)
式中L是事先设定的相对于主瓣电平的副瓣电平
设计目标,由主瓣电平P和主副瓣比D确定,k为
迭代次数,K为迭代增益。£:盟(15)
‘一10[a/203
、1。7
阵列的幅度方向图P(A,E)定义为
p(A,E)=l W7U (16)
P=max{P(A,E)}为方向图峰值的幅度。
在计算出R。后,就可以由式(1)得到本次迭代的
阵列权值耽。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主副瓣电平比
越来越接近设计目标,当结果满足预先设定的主副
瓣电平比时迭代终止,最后得到的阵列权值就是所
需的设计结果。
3 仿真结果
图2是采用上述
方法对一个10 X 10
方阵进行综合的仿
真结果,其中,西。=
d。COSO!,函,=dycosfl。
设定的主副瓣电平
比为40dB,通过5
次迭代,就达到了设
苎要黧氅苎苎靴言言卷嚣舫
终的各阵元权值的
..”~
22 RADl0 CoMMUNICATl0NS TECHNoLoGY V01.28 NO.5 2002
Ⅲ
州;
删
茹
茗
X
万方数据
幅度。
4 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
和计算机仿真,我
们看到,采用基于
自适应阵列信号处
理理论的方向图综
合算法进行二维阵
列方向图设计是行图3阵列权值幅度
之有效的。该方法还适用于非规则阵列和非全向阵
元方向图情况,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吕善伟.天线阵综合.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8
2 C.L.Dolph.A Current Distribution for Broadside Arrays which
Optim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mwidth and Sidelobe
Level.Proc.IRE.1946.34:335~348
3 T.T.Taylor.Design of Line Source Antennas for Narr6k.
Beamwidth and Low Sidelobes.IRE Trans.Antennas Propaga—
tion,1955,V01.AP一3:16—28
4 Carl A.Olen,R.T.Compton,皿.A Numerical Pattem Synthesis
Algorithm for Arrays.IEEE Trans.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990.10,38(10):1666~1676
J皂^受—奠—奠-JLJL—电—受,、蔓■j已J电—寞—羹ljLJ邑、史—羹—JLJ已—龟—受—奠lj!一J皂—兔—受—JLJ已—电—史—奠IJLJ已—龟—女—鼻LJ已—龟—受—奠-JLJ已—龟—受^史,J已—电^受^史—.,L
(上接第7页)
等级,每一等级的用户只能使用与其等级相对应的
网络管理信息,每一等级的用户都具备各自的读、
写、操作等权限,对各用户访问网络管理信息都提供
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身份认证:当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用户欲
操作网络管理系统时,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而网
络管理系统应具备查验用户的身份证明的能力,对
于用户的输入,能够明确判别该输入是否来自合法
用户,这种能力即是身份认证。它能用于鉴别网络
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使得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根据
身份认证的结果决定该用户是否可以访问网络管理
系统,若可以,该用户能对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哪些操
作,它是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权限控制的前提条件。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附加在网络管理信息
包中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包中数据单元
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或变换使得数据得到保
护,防止被伪造;数据单元的接收者可以确认数据单
元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发送者不能否认发出
过那个签过名的数据单元。
●讹误检测:讹误检测是在网络管理信息流中
加入消息认证码、消息摘要或时间戳等信息,以检测
网络管理信息是否被篡改,信息是否为伪信息,达到
保护网络管理信息完整性的目的。
●安全制度:仅有安全技术防范,而无严格的安
全管理制度相配套,是难以保障通信网网络管理系
统的安全的。必须通过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再结合最新的安全技术对整个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安
全管理。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角色划分、职责划分,
建立责任制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网络管理人员
的安全意识,定期审查工作人员、网络管理系统的硬
件、软件和安全策略,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网络管理系
统安全管理操作规范,并严格实施。
●审计跟踪: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
机制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所以应建立审计和跟踪体
系,通过审核、记录网络管理系统的访问等日志、对
一些有关信息进行统计等手段,使系统在出现安全
问题时能够报警并追查原因,达到保护网络管理系
统的目的。
4结语
我国的网络管理技术正在蓬勃发展,适用于各
种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如雨后春笋,网络管理系统
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网络管理技术中很重要的课
题,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可
靠性与安全性,希望能给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
及建设人员以启迪。
参考文献
1傅佩琛等编著.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可靠性理论及其应
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2双机容错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电工程.1998,
(1)
3 Principles for aTelecommunications l恤ulagerncnt Network.CCITr,M.
3010,1992
4 Steve Vinoski.Integrating Diverse Applications within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1997.2
20吆年第捣卷第5期无线电通信技术23 万方数据
二维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算法研究
作者: 尹继凯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10071
刊名: 无线电通信技术
英文刊名: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年,卷(期): 2002,28(5)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4条)
1.吕善伟天线阵综合 1988
2.C L Dolph A Current Distribution for Broadside Arrays which Optim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mwidth and Sidelobe Level 1946
3.T T Taylor Design of Line Source Antennas for Narro Beamwidth and Low Sidelobes 1955
4.Carl A Olen.R T Compton JR A Numerical Pattern Synthesis Algorithm for Arrays. IEEE Trans 1990(1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刘先省.张连堂.周林.LIU Xian-xing.ZHANG Lian-tang.ZHOU Lin 给定方向图的圆形阵列综合方法 -
电子学报2005,33(2)
本文对基于给定方向图的圆形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给定方向图与被综合方向图之间的均方距离最小化为优化准则,在无
约束、零点约束以及波束扫描约束的情况下,分别给出了相应最优激励向量的求解方法.各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改善圆形阵列方向图的特性既简洁
又有效.
2.期刊论文张凡.张福顺.赵钢.林晨.ZHANG Fan.ZHANG Fu-shun.ZHAO Gang.LIN Chen 共形天线阵列方向图分析与
综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
在存在单元互耦的情况下,提出了锥台共形天线阵方向图的分析与综合方法.采用渐变缝隙天线作为阵列单元,先算出天线单元的阵中耦合方向图,然
后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分析计算天线阵列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方向图.采用Ansoft HFSS仿真软件对该锥台共形天线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为锥台共形天线阵特性优化设计提供了方法支持.同时,采用雁群优化算法,对0°方位面内的阵列主极化扫描方向图及交叉极化方向图
进行了优化综合.
3.期刊论文潘玉平.王玉虹.PAN Yu-ping.WANG Yu-hong 数字波束方向图综合技术 -无线电工程2008,38(10)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充分利用了阵列天线所检测到的空间信息,可以获得超分辨率和低副瓣的性能、实现波束扫描和波束赋形等.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
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的方向图综合算法,算法通过迭代运算,能够获得需要的方向图形状.算法仿真以降低由24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均匀圆阵的方向图副
瓣为例,通过3次迭代运算,将副瓣电平降至-40 dB左右,满足了工程需要,说明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4.学位论文杨林 阵列天线综合方法研究 2006
在阵列设计阶段,其任务集中在考虑前述众多影响因素下,优化阵列口径激励,使其满足工程给定的副瓣要求及其他要求,也就是常说的方向图综
合问题。阵列天线综合是指按规定的方向图要求,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来进行天线系统的设计,使该系统产生的方向图与所要求的方向图良好逼近。它实
际上是天线分析的反设计,即在给定方向图要求的条件下设计辐射源分布,要求的方向图随应用的不同而多种变化。
本文重要从自适应算法、遗传算法、旁瓣峰值控制算法、零陷控制算法四个方面对方向图设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以均匀线阵和不等间距线阵
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理想的条件下,分别对四类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1.自适应算法。自适应天线的原理是使天线方向图在干扰方向上产生零点,如果从某个方向对阵列施加干扰,则通过自适应处理,天线阵列方向图
相应方向的电平就会降低。应用这个特性,我们将阵列想象成自适应阵列来应用。在基于最大信噪比准则和最小二乘准则下,分别研究了两种算法,在
主、副瓣方向施加干扰,调整阵列方向图,使之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同时改进了一种自适应算法,使之在计算量上更为减少,计算更为简单,同时将
阵列互耦因素考虑在内,使之在考虑互耦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设计要求,大大地扩展了算法的实用性。
2.旁瓣峰值控制算法。研究了针对旁瓣峰值电平进行控制的迭代算法,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仅对旁瓣的峰值电平进行控制,针对性更强,改
进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理论的算法对阵列天线进行方向图综合,仅对旁瓣峰值和主瓣电平进行处理,可以实现旁瓣和主瓣电平的同时控制,使天线阵方
向图向期望方向变化。算法可以对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天线阵进行综合,计算量也较小,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很好的完成了设计要
求。
3.遗传算法。研究了遗传算法在天线阵方向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线天线阵进行方向图综合,在进化初期和后期,分别采用不
同的选择,变异的计算,从而在解空间的搜索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全局搜索,避免过早的陷入局部极值,并且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基本摆脱了对初始群
体的依赖。针对小型阵列,通过适应度函数的改进,使之摆脱了收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畸变现象,计算结果表明算法很好的实现了设计要求。
4.零陷综合控制算法。研究了天线阵方向图的零陷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天线阵方向图的宽角度零陷控制,基于矩阵的分解理论,加入最小二乘理
论的约束条件,通过一组特征向量的公式求得优化权值,得到的宽角度零陷方向图可以在干扰指定方向不完全预知的情况下,实现对干扰的抑制,这样
就具有比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5.会议论文王杰.吕善伟赋形波束方向图的离散阵综合 2001
离散阵赋形波束方向.科的综合,就是获取阵元上特定的幅度和相位的激励分布,以达到所要求的辐射方向图的形状.它比通常只考虑方向图波束宽度
的天线方向图综合要复杂得多.典型的离散阵方向图综合方法是Woodward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在赋形波束区内对天线的方向图形形状进行综合,但是
得不到较低的方向图副瓣电平.本文在Woodward方法基础上改进得到的离散阵赋形波束方向图综合方法,不仅可以在方向图赋形波束区内对天线的方向图
形状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方向图赋形波束外的副瓣电平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全面满足对天线方向图赋形的综合要求.
6.会议论文白雪.张小苗.杨倩.赵旭东用遗传算法综合具有三种方向图的可重构阵列天线 2009
本文研究基于唯相位方法的具有三种方向图的可重构均匀直线阵列天线,并着重于抑制方向图的副 瓣电平。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综合具有三种期
望方向图的阵列天线,并用两个实例说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 进行复杂天线方向图综合的过程。结果表明所优化出的方向图与期望方向图吻合得很好,并
且具有较低的副 瓣电平。
7.期刊论文吕善伟.韩艳菊.王伟.Lü Shanwei.Han Yanju.Wang Wei 遗传算法综合阵列的幅度和相位方向图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1(9)
分析了阵列方向图分别为对称、实的或实的且对称时所对应的单元激励关系,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并将其用于阵列方向图综合.遗传算法是一种自适
应全局优化概率搜索算法,它直接以目标函数作为搜索信息.通过合理地设计目标函数,遗传算法不仅可以综合幅度方向图,还可以综合相位,适合于需要进
行幅度和相位补偿的情况,以及多目标的情况.最后,结合平顶波束方向图与抛物面天线初级馈源的正割平方方向图进行综合,证明了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
灵活性,说明使用遗传算法时尽量利用方向图的实的或对称特性,可以减少待优化变量的数目,加快收敛.并提出将传统遗传算法与传统方向图综合方法相
结合,可以进一步减少得到最优解所需要的进化代数.
8.学位论文史冰芸 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及其在有源相控阵中的应用 2006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导弹等高速进攻性武器的出现,要求雷达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和跟踪目标,并能及时指挥和引导飞机和导弹拦击目
标。相控阵天线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在阵列天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天线体制和技术。阵列天线通过其各个阵元空间响应的叠加,可以实现复杂
的方向图。天线方向图综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确定阵元的激励系数。本文在已有方向图综合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遗传算法,并把遗传算法与已有方
法相结合,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的综合。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遗传和进化的优化算法。它基于适应度评价,并使用概率搜索技术,找到问题的满意
解。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我国在“十五”预先研究中已提出有源相控阵的研究项目。有源相控阵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可对方向图实现自适应波瓣控零。通过阵元收发幅相的
权矢量控制,以使波瓣在产生干扰的方向“置零”。本文归纳总结了已有的自适应控零技术(包括只改变阵元的幅度或相位,同时改变阵元的幅度和相
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拓展和延伸。针对有源相控阵阵元三角形栅格的排列方式,首次运用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改进的遗传
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与微扰法相结合实现波瓣控零,仿真结果表明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9.会议论文肖建明.吴晓梅分形方向图的综合 1996
10.学位论文杨明磊 微波稀布阵SIAR相关技术研究 2009
综合脉冲与孔径技术在米波段和地波段的成功应用,显示了其在雷达“四抗”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将综合脉冲与孔径技术推广到微波波段,进一
步提高雷达的距离和角度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波稀布阵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的解决方案,它利用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来实现发射信号的
正交,发射阵采用稀布子阵集,接收阵为密布子阵的形式,我们也将这类雷达称为多载频MIMO雷达。论文围绕着多载频MIMO的相关理论和微波稀布阵
SIAR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1.建立了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的发射、接收信号模型,利用匹配滤波理论并引入阵列的孔径推导出了SIAR的多维模糊函数,并由SIAR的导向矢量得
出它的距离、角度和多普勒频率是相互耦合的;利用MIMO雷达发射信号正交的特点来简化远场窄带情况下的模糊函数,推导出距离分辨率由单个发射信
号的带宽以及各发射天线的频率差所包含的信号带宽共同决定。以简单均匀线阵为例,仿真分析了单基地和双基地情况下多载频线形调频(LFM)信号的
多维模糊函数特点和雷达的分辨率。这些结果和结论对SIAR的参数选择和信号处理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结合MIMO雷达多发多收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的阵列模型,并给出了微波SIAR阵列的一种实现方案:发射阵采用稀布子阵集,接收
阵采用密布子阵的形式,并通过合理选择子阵大小和间距,使稀布阵栅瓣刚好落在子阵方向图的零点位置上。在固定子阵数目和保证阵列孔径的条件下
,采用整数编码、联合选择和随机位置交叉的修正遗传算法对微波SIAR稀布阵的子阵位置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搜索速度,能够有效的
抑制栅瓣和降低旁瓣,合成阵列方向图最大峰值旁瓣电平可达到-31.1dB,满足工程需要。
3.给出了基于数字Dechirp的信号预处理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通道分离滤波器的设计、速度补偿精度分析、相参积累周期
数的选取等;将步进频率成像中的IDFT相参合成法和合成带宽法应用到SIAR中,提出了两种新的脉冲综合方法:IDFT相参合成法和空域合成带宽法。
IDFT相参合成法利用先粗测后精测的思想,在目标所在的波位可以合成高分辨的距离像,并具有受目标运动影响小的特点,不过对大范围距离场景进行
合成时存在伪峰;接着在分析伪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综合方法——空域合成带宽法,它将空域分散发射的多载频LFM信号,先做
Dechirp处理,然后再将通道分离后的各路信号顺序时移拼接合成一个大带宽的LFM信号,最后再对合成后的信号做IFFT处理以获得高分辨距离信息。仿
真结果表明它实现简单,能够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条件下有效地抑制伪峰,并受目标运动影响小。
4.稀布阵SIAR接收端经过信号处理形成阵元数为Nt×Nr的等效阵列(Nt、Nt分别为发射和接收阵元数),针对其距离和角度耦合的特点提出了采用
空时二维MUSIC方法来实现距离和角度的超分辨,从而提高在多目标环境中目标距离以及角度的估计精度,同时进一步扩展了超分辨算法的应用领域;推
导了距离和角度估计的Cramer-Rao界(CRB),并仿真研究了估计性能与信噪比、快拍数和波达方向的关系。
5.建立了稀布阵SIAR的幅相误差模型,针对其发射和接收阵列的幅相误差耦合到一起的特点,提出对信号预处理后等效阵列的联合幅相误差Γv进
行整体估计和校正的思想,并采用了两种误差估计方法:子空间拟合(SF)法和最大似然(ML)法;推导了幅相误差估计的CRB,并仿真分析了两种方法
的估计性能与信噪比、快拍数的关系以及辅助信源的定位误差对估计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幅相误差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另外通过整体估计T还可同时校正
信号预处理时数字采样截断、滤波等引入的幅相误差。
6.讨论了直达波信号的信干噪比和波形特点,验证了利用直达波来求解时间和载频同步的可行性:提出了三种LFM脉冲信号时间同步信息的提取方
法:二值包络检波法、扩展滑窗积累法和相关检测法,得出在直达波的信噪比较高(超过25dB)时,可以采用二值包络检波法或扩展滑窗积累法,以较
小的运算量较快的时间来求解同步点,而当信噪比较低时可采用相关检测法。对数字采样引起的同步误差△t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估计归结为局
部高精度测频问题,列举分析了三种适用于同步误差提取的方法:频谱连续细化法、自相关函数法和MUSIC法,仿真比较了其性能;对收发分置可能存在
的载频偏差采用直达波相参积累的方法进行求解,给出了利用直达波求解时间和载频同步的处理过程以及载频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