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要将看过的他的戏都写一写,可是直到今天也才写到……这是第四部吧?不是,应该是第五部了。
看这部戏的时候还正是对他痴迷的时候,心底的那份感觉自是和此时说起来完全不同。那个时候一颗心是如何的在他的轻笑回眸,举手投足间波澜起伏,春水洋洋,此时说来,也只愿意轻轻一笑,淡淡一笑。不是笑那时的痴迷痴醉,也不是笑现在的淡然相对,因为不管是曾经的拥有还是如今的放手,都是一种经历,只不过是一种经历而已。这一切也都是会成为昨天,成为过去的曾经的。
乞丐皇帝,说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怎么好的皇帝,相传他暴虐嗜杀,多疑残。从知道劲接拍了这部戏的那一刻,我就在担心,担心这样的一个角色会影响他留给人们的侠义形象,暗暗的祈祷千万不要有“火烧庆功楼”那场戏,不要将朱元璋大肆功臣的残暴摊给他去演绎。事实证明,我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本来,现在的戏有几部是正史的?都是戏说着,将历史用一种完全可以用游戏来形容的态度摆来摆去,以一种俗套的却是唯美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如同我们走进服装店的时候看到的以各种特别的造型挂在墙上的衣服。
再说一句题外话。如果导演真的是要拍一部正剧的话,也不会请他出演朱元璋,谁都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是出了名的丑,哪有他这么帅?就是纵观古今,找他这样英俊的皇帝也是难的很,很难的:)
先说一说对这部戏的综合感觉:)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有了一种感觉——这部戏简直就是翻版的《倚天屠龙记》。
朱重八(朱元璋的小名,在戏里却是他的本名,朱元璋这个名字是郭子兴后来替他改的)就是张无忌,徐佩瑶就是和张无忌从小一起长大的周芷若,而后来苦恋他的元朝郡主明霞就是赵敏。至于在《倚天屠龙记》里痴心暗恋着张无忌的小昭,就是这部戏里的马秀英(如果马秀英后来不耍心机的话,谁能说她不像小昭的默默付出和承受?)甚至的连《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元朝权势人物痴恋赵敏的故事情节也搬到了《乞丐皇帝传奇》中,而这个人甚至就叫做王保保(看过金庸原著的朋友应该知道赵敏的哥哥的汉名就是王保保)。
朱重八本来是一个放牛娃,一个皇觉寺里的穷和尚,他想的只是平平淡淡的和自己心爱的人过此一生,但命运却硬是将他推上了争霸天下的道路。他挣扎,他抗拒,但是却始终抗不过天命。
有人说“人定胜天”,我赞赏说这句话和奉行这句话的所有人,可是我心里却是更相信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只能尽力,事情的成功与否还是在于天意。三国中,卧龙诸葛的智谋才华可说是天下无双,却仍是逃不过一个天命。六出祁山,劳而无功;绝谷之中布下陷阱,火烧司马懿,一场大雨却在关键时候救司马懿逃得生天;五丈原七星灯续命,让匆忙闯进的魏延毁之一瞬;至此,连以神机妙算闻名天下的诸葛亮也不得不叹声“天命难违”。
危险时刻,有神力救重八脱险:先是在明霞追杀他时莫名其妙的从众人眼前消失;后来从山寨逃出来时石马幻化成真马使他得以逃脱……也正是因为他是所谓的“真命天子”,他才拔下了深插在山洞壁上的羽化剑。
他一生的命运比寻常人更不由的自己做主,上天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这不是幸运,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明白这一切有多么的无奈。
这部戏算不上是一部精良的精品,有的地方更因剪辑的原因而有些接不上茬。比如我就始终没有看到过那匹石马是如何变成真马的,只看到在重八脱离危险后横倒在一侧的石马的原形。还有一些在前面片花里出现的镜头在剧里始终没有看到过,但在狂迷劲的日子里,只要能看到帅帅的他,剧情如何,如何,已经顾不上去考虑了。
粗说了一下对这部戏的大概感觉,接下去我在说一说里面的人物和几段感情。
朱重八:劲在演这部戏的时候,戏路依旧是他先前的那种沉稳和内敛,于沉稳中见敏跃,于内敛中露锋芒,而不是如今的“用力”。除了一开始的和尚扮相稍差一些,后来的任何一副造型都是帅得没有天理,狂扯人的眼球。我最喜欢的是他那一身甲胄。他本身就是一个锋芒毕露,宝剑一样的人,再穿上那样威武的一身甲胄,当真的英武非凡,气宇轩昂。可能实在是太迷他的展昭了,所以总是会不经心的就发现那些地方好象展昭哦。于是,心就一阵阵的跳啊蹦啊,雀儿一般。印象里,最像的就是他拿着明王令向着众人一亮那一刻,哗!真的是像极了展昭,偏偏又是一身白衣,于是……双眼桃心大冒,若不是顾及形象,恐怕连口水都下来了,哈哈哈哈……
在性格方面,剧情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有一个过度的过程。把重八从一个单纯快乐的行脚僧,一个甘求平淡的青年被命运演变成一个开始运用机谋的雄主的经过,像吃橘子一样,一点点剥开,展露在观众的面前。我喜欢先前的他,因为我本身就不喜欢心机权谋,向往着那种单纯的快乐和拥有。有了心机机谋之后的重八开始显出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冷酷的一面,这点让我有些害怕。
好在,重八自始自终没有变的是他的至情至性。就算他已经有了心计,开始权谋机变,但对于爱还是执着专一,对爱人还是深情款款。他的每一段感情付出的都是自己的全部,都是真真切切,热热烈烈,没有一点的虚伪勉强,矫情应对。因此上,他为每一段感情受得伤也是真真切切,似可见心头滴血,伤痕历历。这一点,感觉上很像劲本人。
对青梅竹马的佩瑶,虽然他直到后来才明白自己只是将他当做一个妹妹去疼的(如果这是他的心里的话,是他的真的感受的话),但是在这之前,他对于她的那份宝贝至极的疼爱和痴恋,让旁观的人都禁不住的一次次落泪。对于痴恋着他的明霞,他从开始的不接受到悟彻之后的珍惜,再到无奈的离别,一点点演来,一丝丝展开,就像是一副极品的描述情事的画卷,使得看的人不自觉的醉入其中,同痛同悲着。对于马秀英,他是从一开始的感激和亲切变成了后来的厌恶的。我始终觉得在对马秀英上,他是有些薄情了。剧中的三个女子,我最喜欢的是明霞,最不喜欢的是佩瑶,最同情的是马秀英。继续说下去,就该说这三个女子与重八的情事了。
青梅竹马铸情深,一朝悟彻两相分
很多的人都喜欢重八和佩瑶间这种青梅竹马的感情,我却不喜欢,也不喜欢佩瑶这个人,却又不是厌恶,只是不喜欢而已。
佩瑶是个天真的,几乎可以用不谙世事来形容的女孩子。她美丽,纯洁,一心一意的对自己的重八哥哥,无视另一个苦恋着她的男子陈友谅。对于重八,她几欲将他当做自己的天,想来在她的心里,已经把自己的一生许给了重八,认为自己一定是要和他在一起的,也只能和他在一起的。和重八在一起,她是快乐的,重八也是快乐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我怎么会不喜欢她呢?我想,是缘自她偶尔的那份对重八的不信任。陈友谅为了挑拨破坏她和重八的感情,用一条假手绢诬陷重八和马秀英有私情。那一刻的佩瑶,竟然不相信自己深爱着的重八哥哥,而相信了自己一向厌恶着的陈友谅,狂奔而去,直到重八要以死,一步步走进波涛滚滚的黄河才原谅了他。或许是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可是,这真的可能是我不喜欢佩瑶的原因。
前面我说过佩瑶的角色像“倚天”中的周芷若,并非说她的性格就和周芷若一样,只是一个大概的安排。事实上在这部戏里,我并没有看到她身上有着多少和周芷若相似的自私。
如果没有后来,佩瑶和重八将会一直幸福和快乐,青梅竹马有时候也是可以成为神仙眷侣的(若是没有明霞的出现,重八可能始终不会明白自己对佩瑶的是一种什么感情)。极不喜欢佩瑶好不容易寻着的母亲卓玉。卓玉本是明王的情人,因为爱人被明霞的父亲带兵拿住处死,自己在身怀有孕的情况下被明王夫人监禁,受尽苦楚生下了女儿佩瑶。随后误信歹人的话,以为女儿被自己相信着的师兄拿去献了好。侥幸不死的她自此埋下了一心的、半生的仇恨。这浓重的仇恨连带着她半生不快乐,更带累了她的女儿。她似乎是怕自己一个人的恨还不足以能雪仇,非得将仇恨传染到佩瑶的身上。也因为她自己的遭遇,她对有着天子宿命的重八也不信任,不信他可以为了佩瑶舍弃至尊之位,逼得重八要断了自己的手臂来证明。之后她更逼着重八到大都去刺杀明霞的父亲完颜王爷,使得重八几乎死在大都。说是她误了重八和佩瑶也好,说只不过是上天的安排借她的手实施也好,反正,两个人之间的缘分是断在她手里的。
为了得到佩瑶,陈友谅苦心设计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策,将一颗假人头借重八之手送给卓玉,使卓玉身受重伤,毒发身亡(其实挺解恨的……汗一下……)。卓玉临死之时,切齿告诉佩瑶是重八害的她。(气够长的,少说两句怎么了)无法承受母亲的死,更无法承受是爱人是凶手的“事实”,佩瑶精神失常。陈友谅带走了佩瑶,利用她伤害着重八。小茅屋中,已经失去心智的佩瑶把重八当做自己的仇人,将手中的刀一次次刺进重八的胸膛。江岸边,重八急于向佩瑶解释,不顾箭雨纷飞要靠近她的身边,身中数箭,坠入长江,幸而被刘伯温救起,得而大难不死。(我想佩瑶对重八的伤害也是我不喜欢她的原因,虽然我知道她是无心的,这一切根本不能完全怪她,可还是不能完全原谅她)
在陈友谅身边的佩瑶,在被陈友谅夺去贞操的夜里竟然恢复了神智。她的痛,她的恨却只能硬硬地按在心里,待释放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这把仇恨的剑已经失去了它的锋利——她竟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陈友谅,因为如此,她一次次举起手中的利器,却一次次刺不下去。(这应该也是我不喜欢她的原因里的。对重八她可以下得了手,对陈友谅她竟然手软了。虽然……我也知道如果那时她是清醒的,是更下不了手伤害重八的,因为她对重八的爱,更要几倍十几倍的深过陈友谅。可是……我还是不能就此原谅她,只因为她伤害的是重八,有心也好,无意也好,伤害就是伤害。若重八真的在那两次伤害中死了,说什么都是白费了,挽不回了,不是吗?)发展到后面,她做的事更是让我不能原谅的。若说前面的伤害还是无心的话,后面的可就是有心了。就算这份有心是无奈,也不能原谅。为了维护陈友谅,她写信给哥哥徐达,说朱重八这个人心机深沉,生性多疑,要徐达带兵反叛重八。忘不了重八从徐达的手中看到她写的那封信时的愤怒和痛心。
两军最后对垒欲开战的前期,佩瑶去见重八,要他对陈友谅抬一抬手。重八问起那封信时,佩瑶淡然道:“一个女人,总是得为着自己的丈夫的……”(大概是这意思,时间太久了,不记得她到底说的是什么了)这份淡然里,有多少酸楚、无奈,伤感,我可以体会的到,重八应该也可以,所以他答应了她的请求。他答应放过陈友谅,徐达却已经开了战,陈友谅一败涂地,自刎而死。佩瑶削发为尼,了此余生。
记得在一开始,重八重病之时,小小的佩瑶曾在佛前立誓:若是重八可以痊愈,她愿意以自身答谢佛祖。她的结局,是不是也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呢?
写了这些,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同情佩瑶了,虽然还是不喜欢她,可是觉得她真的是很可怜的。
守得云开见月明,无缘空累苦离别
这两句说的是明霞和重八。
明霞是元朝的郡主,美艳泼辣,机敏过人,身手不凡(真的很像赵敏:))带兵剿杀叛党的时候,她遇到了重八。一次次的追杀,却把自己的一颗心追丢了。一次次举起的剑,举到后来却连腕子都软了。一次相遇对峙中,重八为脱身劫持了她。随后山间的小屋相处,一人在外,一人在内。重八仰卧地上,吟诗道:“天作被来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伸长腿,怕把山一脚穿。”(命里当皇帝的人在成事之前好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大话,哈哈……)悄悄出屋想杀重八的明霞不小心碰倒了一跟扁担。扁担正好倒在大字形睡觉的重八的头顶,使他成了一个“天”字。(这部戏里处处暗示着天命似的)明霞退回屋内,几乎是一夜不眠,心里萦来飞去的是什么样的念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了。或许是清晨撑不住了才迷瞪了一会儿吧,呵呵。醒来时发现重八已经离开,在她的罗帕上留诗一首(重八真喜欢写诗):你我同屋眠,冰玉无尘染。江山自有主,何必苦纠缠。(后两句有个前提。元朝的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手托日月,身穿红衣的人要夺他的江山,所以他就下令全国捉拿这红衣妖人。明霞他们就把重八当成了那个红衣妖人。事实上也是,嘿嘿……)明霞嗔怒道:“谁纠缠你了,我要杀你,臭和尚!”末了却又把那罗帕宝贝似的收起。女儿的心,有的时候原是连自己也不容易懂的:)
说了是不纠缠的,可是真的是纠缠上了。一开始的纠缠还是以“杀”为借口,到了后来,连这个借口也不要了,已经变成一条明明白白的寻爱追爱之路了。黄河口的工地上,重八的身份暴露,明霞欲救不能,只得痛要处死他,却又在行刑的前夜,准备把自己玉一般的女儿之身交给他。面对如此痴情美艳的女子,重八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思了,那一刻,他真的是心魂荡漾的,若不是忽然听到了寻来的佩瑶的呼唤声,他怕真的要醉在明霞的柔情中了。佩瑶的呼唤如迷途中的那一声警钟,震得重八从恍惚中醒了过来,转身便要奔去。明霞的妒意和怒火同时升腾,出剑阻住他,却阻不住他的一颗心。若说前时她还不能彻底的下决心处死重八的话,那这份妒意激起的怒火便暂时的蒙蔽了她的心智。重八被带出帐外,要被活埋。宣读完圣旨,明霞以剑将圣旨挑落在坑内(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以为明霞是要决定违抗圣旨救他了,不然怎么会把象征至高无上的圣旨挑落在地上呢,谁想却不是:()那落地的圣旨是不是也像是明霞的心一样,飘飘忽落地,委顿着随着重八慢慢死去?好在,佩瑶的及时出现,救了重八,也救了明霞。
或许也正是这番方让明霞真的明了自己的心,开始明明白白的面对。被卓玉囚禁在山洞中的明霞遇到了一个怪人。在她为情所苦而伤心落泪的时候,那怪人告诉她一句话:守得云开见月明。无论天上的云多么的厚重,它总是会散去的,月亮终究是会出来的。为这份希望,明霞受着卓玉对她的折磨,那个时候的她,是如何的想念着重八,又怎么样的承受着单恋的苦和痛,我不得而知,却知道必定是很痛很痛的。
你有过想一个人想到生不如死,只求有一柄剑刺进胸膛的感受吗?反正,我有。
山崖下,重八被一个怪人以徐达的性命胁逼去杀一个人。这个怪人其实就是明霞见过的那个人,也就是明霞的父亲。而他要重八杀的人就是元顺帝。危急时刻,明霞要重八以自己为,助他脱身。那一刻的重八虽然是蒙了面的,可是在深爱着他的明霞的眼中,那一方布巾怎么可以蒙骗住痴心女子的心呢?爱一个人,深爱一个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丝一发,他的声音,他的气息早已深烙,怎么会认不出呢?(我就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电视剧里的那些人那么容易被一副轻纱瞒哄住)之后的重八仍是不接受明霞的情意,让人强行把她送走。真的是强行,明霞是被绑在滑竿上抬走的,重八这家伙甚至的还把她的嘴给堵上了,(重八你好粗鲁)连徐达都看不下去了。(徐达是痴恋着明霞的,所以他心疼明霞也不奇怪。)
明霞回到了大都,心却被那个俊朗的人挂住了。
后来重八被卓玉逼迫来大都行刺。戏台上,重八扮演的孙悟空(哈哈,少见,好玩儿)在看到台下的明霞时,时时的走神,幸好有汤和提醒他,不然以完颜王爷的精明,怎会看不出破绽?后来我想,重八此时应该已经是爱上明霞了,只是他自己尚不自知而已。刺杀未成,行踪却露。虽然有明霞让王保保暗中帮助重八,但是却在出城的时候因为汤和的紧张而让陈友谅发现了他们。重八、徐达、汤和三个人都落入完颜王爷的手中,被关入水牢。该死的陈友谅更乘此机会折磨重八,来宣泄心中的恨。(我扁死他我!)明霞一心的要救重八,去求痴恋着自己的王保保。王保保的计划被完颜王爷识破,行动失败。不知情的明霞却以为重八已经被救了出去,放心的陪着父亲和元顺帝看什么“珍奇猛兽”,却惊痛的发现心上人尚在囹圄之中。元顺帝一看到重八就恐惧不已,直指他就是自己梦中的红衣妖人,要人立即杀了他。明霞抢扑上去,紧紧抱住被绑缚着的、虚弱的重八,当着众人的面喊出“我爱他”!那一刻,我不仅看到了其他人的惊愕,更看到了重八的动容。
重八没有死!完颜王爷要留着他牵制陈友谅,所以……他随后就被莫名的释放了。只认为自此无事,但陈友谅的阴谋却让他和佩瑶成仇。伤心、痛苦、颓废的重八身边,守着他的是弃家随来的明霞。小屋中,金玉之身的明霞为心爱的人洗手做羹汤。那份甜蜜和幸福是多少女子所求?当重八握住明霞的手查看她手上的烫伤时,明霞脸上,眸中娇羞不胜的那份喜悦真的是好美,好甜。她自己醉了,旁观的我也醉了!
精神失常的佩瑶的第一次出现,让重八成了一个躺在血泊中的血人。外出归来的明霞在看到重八的那一眼,是不是被活活的撕裂了一颗心呢?我不知道。我只看到明霞也举起了那把伤害了重八的刀,要把它刺进自己的心。若不是重八的一声低低的,那把刀将再次饮血,以明霞的血浸润它雪亮的锋。
江岸边,重伤未愈……应该是未愈吧?我觉得这之间隔的时间并不长。重伤未愈的重八在陈友谅手下的人射出的箭雨中拼了命的要靠近佩瑶,要向她解释清楚自己并没有害她的母亲。箭,射在他的身上,上面的佩瑶却只是痴痴笑着,不知心疼,不知怜惜。重八坠入江中,随后寻来的明霞极目苦寻,望见江水中随波沉浮着的重八,心是不是又裂了一次?(真的觉得明霞好可怜,要一次次承受这种痛苦)
明霞扑了入水,去追寻自己的爱。滔滔黄波随君去,甘做浊江两点萍!
他们俩都没有死!都被刘伯温救起。获救之后的重八仍是忘记不了佩瑶,再次低沉。明霞急痛之下,抢过他的酒,对他好一顿骂,然后一把把重八推进江里。落进江中的人半天没有动静,明霞慌了,怕了!重八颤颤伸出一只手,她立时如同看到了一生的所有,毫不犹豫的伸出手去要拉他上来,却让重八一把扯了她下去。于是,一对出水鸳鸯在一起嬉戏开来:)
荒地里,明霞把自己交付给了重八。(我真纳闷儿,连这种事电视里也要来个什么神示,连一只鹦鹉都在那里叫“成了成了”!)重八拥了明霞,向她讲着自己的心思。说到和佩瑶在一起。在他去大都之前,佩瑶也想要把自己给了他的,可是他那时只想静静的拥着她,只想拥着她,除此之外,竟别无他想。而对明霞,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冲动。
真的是想的,重八真的是想和明霞在这个小岛上度过一生的平淡的,可是……他的好兄弟想要请他出去,陈友谅也不肯放过他。明霞清楚他是条人中之龙,若是将他圈在自己这湾浅水之中,就是误了他。为了这,她选择了离开。
这只是短暂的离开,短暂的离开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很快又到了一起。重八不再抗拒命运强加给他的安排,明霞也就留在小岛上,做一个快乐的小妻子。他们的爱情结晶小鱼儿的出世,使他们的爱情得以开花结果。但这结果,却也是短暂的结果,短暂的结果的意思就是这不是他们真正的永远的结果。重八成功了,他做了吴国公,既而又要做皇帝了!他要和心爱的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但是,他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的部下心甘情愿的承认他们的皇后娘娘竟然是元朝的郡主呢?或许重八都没有顾上想这一点,但明霞替他想到了。为了更彻底的成全他的事业,明霞选择了离开,退居大漠。
将小鱼儿留了给他,明霞跨马离去。重八凝望着她的背影,满眼的痛,满眼的无奈!他能如何,莫说他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个朱重八,就是他仍然是,他也不会丢下自己的兄弟一走了之的。
一直喜欢着明霞和重八的感情,喜欢着这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执着等待。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一份希冀的,有一个梦的,有梦,你才不会觉得前途渺茫!
只因摧落红一枝,便惹满园春色厌
马秀英,是这部戏里我始终同情着的女子,也是我觉得重八辜负的最多的一个女子。她没有明霞显赫的身世,也没有佩瑶拥有的那份兄长的疼爱和与重八青梅竹马的甜蜜幸福。她只是一个的女儿,为了生计,家里人甚至连脚也没有给她缠,而被人戏之为“马大脚”。
马秀英是美丽的,她的美丽应证在重八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的那微微的一呆和随后的不大自然。佩瑶与重八是青梅竹马的感情,明霞与重八是追杀中打出来的火花,她呢?她是怎样的就喜欢上了重八呢?是不是在重八微微一呆的同时,她也就在这个英俊绝伦的男子面前失落了自己的心?
重八去救佩瑶,被带兵赶到的明霞当胸刺了一剑,接着又被让陈友谅施了迷魂术失去理智的佩瑶当成坏人,以发簪刺伤。明明已经伤重难撑,却还是一心牵挂着佩瑶,在大雨天奔了出去,昏倒在路边,亏得马秀英一个女儿家将他费劲力气的弄了回去。在那个时代,讲究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女人的身上有一点被男人碰到了,就得非他不嫁,马秀英这样做是把自己的终身也给赔上了的。好在,她爱这个男人。因为这份爱,她可以挡在山贼挥下的刀前,护住又伤又病的重八。因为这份爱,她可以用自己的名节做赌,明知重八的心里没有她,还是嫁了给他,只为了对他的一份保护。同样是因为这份爱,她可以又一次的嫁了给他,同样的也是为了保护他。似乎只要是对重八有利的事,哪怕要她付出什么她也心甘情愿。
平心而论,我觉得马秀英为重八付出的不比明霞少,可是她的付出始终没有能打动重八的心。在重八的心里,始终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妹妹,一个朋友。与她在一起,重八完全是另外的一种随意,一种好象与家人相处的随意和亲切。
琳儿说“马秀英这个女子,因为无求而让重八觉得可亲,因为有求而让重八觉得可厌。可真的爱一个人,哪个女子又不想得到呢?”
是啊!面对自己深爱的人,谁是只想付出而永远不想着有所回报的?就是明霞,她的所有付出也是为了一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不是吗?她的梦成了真,可是马秀英呢?马秀英只能看着爱人和另一个人卿卿我我,你侬我侬,郎情妾意。她能不羡慕?她能不嫉妒?她能不渴求着同样的回报吗?由着这份嫉妒羡慕渴求,她终于做错了事。她拐着弯儿的将自己为重八做的一切告诉了明霞,为的就是在重八身边争一席之地。她这么做等于是向明霞揭了重八的短,所以,当明霞问重八这些事的时候,重八立刻恼怒起来,并由此恶上了马秀英。事实上,马秀英向明霞说的那些事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她的方式错了!有几个男人会喜欢动心机的女人?若是她直接的找到重八,幽幽怨怨,委委屈屈,泪眼迷离的述一下对重八的痴恋,相信重八就算不能接受她,也一定会心存歉疚,会对她好一些的。因为她的这份错,有了重八的这份厌恶,再有了后面重八的绝情。
徐达娶的妻子,不仅善妒,而且阴狠怨毒。她以为重八拥有的一切都是丈夫徐达帮他打下来,真正的拥有者应该是徐达而不是重八。她暗中的在小鱼儿的身上下了巫术,致使小鱼儿大病。得知情况的明霞赶来带走了小鱼儿,并怨怪重八没有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急怒之下的重八把怨气发泄到了替他照顾小鱼儿的马秀英的身上,将马秀英赶出国公府,永远不许她再回来。
这一点上,我真的是觉得重八做的很绝情。当初他真的是答应过马秀英的父亲要照顾马秀英的,现在却又如此决绝的要赶走马秀英。马秀英不是明霞有一身武功,也不是佩瑶有陈友谅照顾,她只是一个弱女子。虽然她也有一个干爹,可是那里怎么是她能去的地方呢?她的干哥哥对她早已经垂涎不已,她去了岂不是送肉给狼?我真的是为马秀英感到不公。难道说就是因为她为了得到爱动了一次心机,就永远不能得到原谅吗?为什么同样的付出得到的是如此截然相反的结局?可是我宁愿相信重八只是一时气极了才下了这样的命令,并不是真的如此绝情。
记得在后面马秀英冒死进入陈友谅的汉王府,将被陈友谅抢走的小鱼儿救了出来,这个举动还不能弥补她犯的那个错吗?真的是说不清,有的时候真的是说不清楚感觉这种东西的。
个人觉得,与同样开始使用心计的重八在一起,倒是马秀英这种女子更适合一点。做皇帝哪有那么容易啊,就是高高在上,手握生杀大权,也是得与下面的臣子斗心斗力的。明霞虽聪明机敏,但她没有赵敏那样的心计。她的为人就像是一种大开大合的武功,一招一式光明坦荡,做皇后尊贵有余,权变不足。唯一可悲的就是,再合适也是外人说的,重八不爱马秀英,这是一个事实。
为了得到心爱的人,马秀英犯下了错。最后,她还是得到了,却只是得到了一个空壳,没有心!(也不排除在日后的相处中重八会爱上她:))
不知怎的,不知不觉间就说了这许多:)其他的一些人提都还没顾得上提,以后有时间再看看吧:)我写的时候始终用重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我的心里重八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那个单纯、赤诚、热烈的青年,而不0是后面开始运用权谋机变的朱元璋。我喜欢重八,但朱元璋,我爱不起,也不敢爱!
我确切的告诉你 男人 都不喜欢心机婊 就是喜欢 傻傻的 是不是装的男人 不想去花心思 了解。 因为 相处 啪啪啪 之后 亏得 并不是男方
有点吧我也讨厌这样的人
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