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楼上基督教教徒--"王子亦大家"和"南瓜叶南瓜花",你俩是唱双簧的吗?配合得还真是真默契!楼主,借您的贵宝地,发一转贴,嘿嘿! ^_^
1.基督教的天体观:
你相信天有如锅盖子一样可分开上下层的水吗?就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炼石补天的天一样是硬的,基督教信仰里认为天firmament有如是个坚硬的锅盖子.
伯37:18 你岂能与神同铺穹苍firmament吗?(firma希腊文语根就是薄金属板!)
而这天穹苍firmament坚硬,如同铸成的镜子。
箴8:28 上使穹苍firmament坚硬,下使渊源稳固,
(注:看到吧,天竟是坚硬的)
伯37:21 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firmament的光亮;但风吹过,天又发晴。(注:坚硬的天firmament竟是光亮的)
诗104:2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铺张穹苍firmament,如铺幔子,
赛42:5 创造诸天,铺张穹苍firmament,将地和地所出的一并铺开
。(注:坚硬的天竟是如薄的幔子铺开的)
旧约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 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
创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firmament(注:有的教会为欺骗大众将firmament翻译为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创1:7 神就造出firmament,将firmament以下的水、firmament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创1:8 神称firmament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以西结书1:22;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本文指穹苍像水晶)
创1:17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firmament,普照在地上(注:将发光的星星摆列在锅盖上)
你相信天会被卷起,好像书卷?
赛34:4 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天被卷起,好像书卷。其上的万象要残败,像葡萄树的叶子残败,又像无花果树的叶子残败一样
你相信地有柱子吗?
撒上2:8 。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伯9:6 他使地震动,离其本位,地的柱子就摇撼。
诗75:3 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
注;基督教的经文伯26:7
英文Job26:7 He stretcheth out the north over the empty place, and hangeth the earth upon nothing.基督教为:『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但将大地悬在虚空这句的译文是有问题的,因基督教认为地有柱子,所以hangeth the earth upon nothing是地不用吊挂的意思!不是悬在虚空!
你相信天有天窗吗?
创8:2 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
你认为天上有雪库与雹仓吗
伯38:22 你曾进入雪库,或见过雹仓吗?
你认为地是四方有四角吗?
启7:1 此后,我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叫风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树上。
下面,我们再来进一步地看看基督教的"创世造人":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各自古老的创世神话。中国有家喻户晓的盘古开天地神话,盘古氏用大斧把太初的混沌劈开,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沉成为地;埃及有孟菲斯(Memphis)神话,主神卜塔(Ptah)通过他的“心”和“言”创造了世界;印度的金胎神布茹阿玛(Brahma)从太初的“无”中创造了世界;古巴比伦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Enuma Elish)中,马尔杜克神(Marduk)战胜女神提亚美(Tiamet)之后创世造人。这些神话的共同之处是:神都从“无”创造出“有”,或从无序创造出有序,或从无机创造出生命,反映出早期人类对生命和秩序有着共同的认识和崇拜。
《圣经》专家们发现,旧约中的六天创世故事与古巴比伦的创世神话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连创世的具体过程都非常一致:从浑沌和黑暗中创造了光,再造坚固的天穹,而后是大地,接着造太阳、月亮及星星,最后造男人和女人,而且在完成创造后神都歇息。这样的相似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希伯来文明来源于美索布达米亚文明,受古巴比伦文明的影响很深,这早已是共识。《埃努玛-埃利什史诗》创作于公元前1120年左右,<创世纪>则创作于所罗门年代(公元前950年左右),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摩西年代,另外,古巴比伦创世神话的语言及内容更原始和幼稚,所以绝大部分专家认为,要么是旧约创世神话参考了《埃努玛-埃利什史诗》,要么二者都出自于同一个更古老的苏美尔(Sumerian)神话。
一、六天创世
《圣经》创世造人的故事其实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从开篇至创世纪2:3是第一个版本,讲的是“六天”创世,作者用犹太人对神的通称(Elohim)来称神,神先造植物,再造动物,最后同时造了男人和女人;从创世纪2:4开始为第二个版本,是一个不分昼夜创世的故事,作者称神为耶和华,耶和华先造男人,接着造植物,再造动物,最后造女人。第一个创世故事的原创作者很可能来自于居住在海边的民族,他们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仰望昊日普照或星光灿烂的神秘天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思和敬畏,坚信那控制一切的神明(们)就居住在高高的天庭之中;而第二个创世故事的原创作者则可能是来自内陆的部落民族(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提到大海),他们的视野及想象远不如第一个创世故事的作者那样宽广,认为神就居住在离自已不远的乐园(伊甸园)里,人类祖先因犯了“原罪”而被神从那里赶了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两个创世故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古犹太人的天体观
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
In the beginning, when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NAB)。
每当人们翻开中文《圣经》,往往会被这第一句开宗明义的宏大气势所征服,以为神创造的“天地”是指整个宇宙天地。而其实,这是由不准确翻译而造成的错觉。在希伯来原文中,这里的“天” 用的是复数,许多新版《圣经》都将其翻译成“诸天堂”(比如上面《新美国圣经》NAB)。那么这第一句的准确翻译应该是:起初,神创造了诸天堂和大地。就是说,神在起初是先给自己建造了居所--诸天堂,然后再为人类和其他生命准备了家园--大地。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基督教教义中与“天堂”和“大地”(人间)同等重要的“地狱”,在创世的整个过程中却没有被提及,甚至在整个旧约中都没有给予明确的描述。
古犹太人认为神起初造大地(地球),这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地球中心”观。可是科学事实告诉我们:太阳系的结构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着恒星太阳运行,地球只不过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宇宙已有大约120亿年的历史,太阳的年龄为50亿年左右,而地球才45亿年左右。
《圣经》中的大量记载(如创7:11;约37:18;结1:22等等)表明,古犹太人认为天体是一种拱形物,上面托着大量的水,日月星星等就像灯泡一样被安置在这种固体的拱形物上用于照明。天体上有窗有门,打开天门,就可通往诸天堂;打开天窗,上面的水掉下来就是下雨。
和合本翻译者为了掩盖这种错误的天体观,就用“空气”来代替这种拱形状天体,于是把开卷第六句翻译成: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创1:6)。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 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 (KJV)
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把“firmament”翻译成“空气”都是错误的,其准确翻译是“天庭”或“天拱”。它的希伯来原文是“raqiya”,“用金属打制成的拱顶”的意思。
在创世的第四天,神造了两个大光体用于分管昼夜,并造了众星摆列在天拱上普照大地(创1:14-19)。两个大光体是指太阳和月亮,而众多的星星却被当作小的光体。由此可见,像许多其它古代民族一样,古犹太人不知道那“众星”代表着宇宙中数不清的星系,有的星星甚至比太阳还大、还亮上万倍,否则他们就不会对它们那样轻描淡写,而起码会说神花了一个月才造完“众星”;他们也不知道月亮只是地球的卫星,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否则他们也不会称其为“大光”;他们同样不知道所有星体都在按各自的轨道高速运行,而不是静态地摆列在天拱上(或缓慢地运动于天拱上)用于照明;他们更不知道还有无数遥远的星体,仅凭人类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其存在。
(二)昼夜与安息日
众所周知,地球是自转的球体,自转一周为一日。随着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点的生命体相对太阳的位置就在逐渐变化,同时它所接受的太阳光的多少也在变化,从而经历到昼夜的循环更替。因此,昼和夜是太阳系中类似地球上的有限生命体才会体验到的现象。在旧约第一个创世故事中,神在创造人及其他生命之前就已分昼夜,并按昼夜一步步进行创造,由此可知,古犹太人心目中的神并不是现代人所信仰的无处不在的上帝,而更像一个按昼夜来作息的超级大力士。
神在创世第四日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定节令,日子,年岁。”(创1:14)。
很显然,这里的“日”与我们现在“日”的概念是相同的,即24小时的一昼夜,而不是什么象征说法,如“主的一日代表一千年”等等。另外,之前都已分出昼夜三日了,作者这才意识到要用太阳和月亮来分昼夜。换句话说,在神造太阳之前,那头三日的昼夜现象就不可能发生,因此称神歇工的日子(安息日)为第七日也就不准确。
按照旧约记载,从亚当到挪亚,再到亚伯拉罕,一直到摩西之前,从来没有人守安息日,而一到摩西时代,在安息日作工就必须处死(出31:15)。从那时一直到现在,犹太人大部分时间都严肃地过安息日。说他们严肃,是因为他们严格按旧约的要求,在每周的第七日(星期六)过安息日,而不像基督徒在每周的第一日(星期日)去教堂过“主日”。
在基督教早期的罗马帝国,大多数国民拜太阳神,许多小宗教的教徒也是在太阳日(即星期日,Sunday)拜神。很多像保罗所在的基督教教派为了吸收异教徒,就主张信徒可以不受犹太人在守节日及饮食等方面的传统约束(罗14)。公元4世纪末,在老底嘉(Laodicea)宗教会议上,教会下令将所有宗教仪式改在星期日举行,从法律上规定星期日为“主日”和休息日2。这即照顾了外邦异教徒在星期日拜神的传统,又强调了耶稣在星期日复活的意义,但却没有顾及这是否损害了旧约“安息日”的神圣性。
(三)生命的由来
旧约第二个创世故事中的神很像希腊的普罗米修士神和中国的女娲神,他们像一个塑泥匠一样用泥土来造人造物;而第一个创世故事中的神却更高超,不是直接动手进行创造,而是像埃及的卜塔神那样--通过意愿和言语来创造,但其中许多描述却与科学和事实不符,例如:
在创世的第三日,大地第一次出现了生命--从地上发生出植物(创1:12)。这是对生命最初诞生的一种原始想象。但科学事实是,水既是生命的必要条件又是生命的摇篮--最早的原生物是在海洋里诞生的,在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后生命才发展到陆地。
在创世的第五日,从水中滋生出各种动物,如鱼类和鸟类(中文和合本在此处不准确,请参看英文KJV版创1:20)。那么鸟类究竟是由水中的什么滋生而来呢?这在历史上也许引起过不少人的好奇与思考,不知达尔文是否也曾受到过它的启发,因而才会对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鸟类发生兴趣,并由此悟出进化论?不过大量考古发现已证实,鸟类并不是直接滋生于水中,而是由陆上的恐龙类演变而来。
在创世的第六日,神将青草赐给刚造好的各类陆上动物及天上的飞禽作食物(创1:30)。很多信徒因此解释说,在最初的完美祥和的世界里,飞鸟不吃昆虫,老虎豺狼不吃小兔及绵羊,鲨鱼也不吃小鱼和虾米。如果起初老虎豺狼像牛羊一样只以食草为生,它们的习性及生理特征也应该与牛羊很接近,那么它们为何后来会变成尖牙利爪的食肉动物呢?这启不说明生物会变异和进化?
(四)对人性的思考
人类自从会思想以来,一定对自已超越其它动物的高贵品性感到好奇与自豪,并对此进行苦苦的冥思,有些智者或祭司很自然地将人类的优越品性与神联系起来。他们认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样式造的,或是从神那里偷来了智慧,或干脆就是神氏的后代,等等。旧约中的两个创世故事就分别属于前两种情况。
第一个故事中,在造了牲畜、昆虫及野兽等各类动物之后,诸神(神这时突然有了同类)按照自已的形象同时造了男人和女人,目的是让人类来管理其他各类动物(创1:24-26)。然而科学家已经证实,有成千上万种动物像恐龙一样,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灭绝了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因此“神造人来管理万物”完全是古人意淫的结果。另外,牲畜就是靠人饲养的家畜,认为“神在造人之前就先造了牲畜”从逻辑上讲不通。
第二个故事的作者不像第一个故事的作者那样对人类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他(们)没有强调人有像神一样高贵的形象与灵性,而是对人类祖先的原始窘态进行了活生生的描写,以及对善与恶展开了朦胧胧的猜想。这里的神是先造了男人亚当,为了不让他太孤独,才又造了各类动物。在亚当从动物中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偶”之后,神就在他睡着时取其一肋骨,为他“克隆”了女人夏娃。此故事隐藏着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繁衍首先必须通过乱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在后来,亚当与夏娃的唯一儿子该隐就突然有了一个身世不明的妻子(创4:17)。很多人不认同进化论的理由之一是,把人类说成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有损于人的尊严,可是按照旧约上述描写,人类的祖先在起初与动物并没有多少分别。
后来,“愚笨”的人类祖先受“聪明”的动物(蛇)诱惑,偷吃了神的“禁果”而变得聪明了,并能分辨善恶与羞耻了,从此不再与动物为伍。然而,这居然触犯了神——犯下了“原罪” 。难道神原本是希望人类永远像其它动物一样赤身露体而不知羞耻(创2:25)?甚至永远比动物还要“愚昧无知”?
西方极乐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
另外,每个佛菩萨都有自己的净土
回答者: 125.127.133.* 2009-7-28 19:06
基督教的逻辑:
圣经解释圣经。牵强附会上的,就是真理。凡跟圣经不符的,都是比喻。凡是跟比喻不符,错的离谱的,需要圣灵感动才能解释。解释不通的,就是“信”,不能对主产生怀疑。骗谁呢你们?
还有,回答者: 南瓜叶南瓜花 - 江湖大侠 八级
歪曲别教的就当事实。
这就是基督徒的行为。
有无量无边的世界
参照《华严经》
" 回答者: jjkzhqkai - 江湖新秀 四级 ":你是不是太搞笑啊?
————————————————
"大家"和" 南瓜"回答上的内容都是佛教经书写的内容啊!
而你剪取的句子,很多都是比喻啊,还有的我都不用反问你啦,你自己动动脑子想想吧!